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漳州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http://wmf.fjsen.com 2022-10-10 19:11:15 来源:闽南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主流舆论凝心聚力、文明创建熠熠生辉、文化惠民深入推进……十年来漳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画卷,精彩纷呈、催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持续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加强理论武装 筑牢思想之基

十年来,漳州市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等,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在福建》、《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重点内容,示范带动各级中心组学习研讨,并在全市上下持续兴起学习热潮,确保学懂弄通做实。

为推动新思想在基层生根发芽,漳州市建立领导干部宣讲常态化机制,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用“土话”“白话”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评选“新时代宣讲师”,开展巡回宣讲活动;推进乡村讲师团“一县一团”“一乡一站”建设;组织南靖土楼红妹子宣讲队、农家说唱队、侨之音宣讲队、“稻花香”宣讲队等“草根”宣讲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新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大众化。漳州市开展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充分发挥市社科研究规划课题的导向作用,推出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持续加强对新思想的研究阐释。同时,“学习强国”漳州学习平台建成投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做活“话说漳州”微信公众号,构建报网端微“四位一体”宣传矩阵,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得更广、更远。

壮大主流舆论 凝聚奋进力量

讲好漳州故事,传递漳州好声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聚焦宣传主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漳州市精心组织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深入开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牢记使命·奋斗为民”“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做好‘六稳’ 落实‘六保’”以及建设工业新城等重大主题宣传。办好“漳州经济论坛”,举办“新华漳 新启航”“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看漳州”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讲好富美新漳州现代化建设故事。

对外对台宣传亮点纷呈。漳州持续发挥“侨”“台”优势,开展“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建设主题采访,实施城市“网上会客厅”宣传工程,培育“网络文化季”“老外看漳州”等外宣活动品牌。成立外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开设“东山关帝庙”等百余个“特色文化账号”。开展“中菲人文之驿走进漳州”“中国木偶艺术专题线上讲座走进美国展演”等外宣活动,赢得外交部和中国驻美、驻菲大使馆点赞。开展“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网络文化季”等主题外宣活动,拍摄《世界文化遗产在漳州》宣传片,向人们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漳州。

构建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离不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漳州市实施“一报两台一网两端”建设工程,全市11个县(区)融媒体中心全部成立,在全省率先实现100%对外挂牌,并全部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同时,建立市级媒体与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对口共建工作机制,主流党媒逐步探索出一条“在融合中做强主业、在转型中做大产业”的新路子。

弘扬文明新风 着眼立德铸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突出典型引领、抓住重点人群,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漳州市深入开展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等活动。推出五集纪录片《女排娘家》,推进漳州“中国女排娘家”基地项目建设。

十年耕耘,谷文昌纪念馆、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五大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建立常态化创城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六大攻坚”行动,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测评”的督查机制,组织对农贸市场等10类重点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全面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十大行动”和提升老城区建设管理水平“十项行动”,城乡面貌、城市精细化管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加强先进典型培育——

加大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力度,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十年聚力,新时代“漳州110”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黄志丽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奋斗者”等荣誉,陈少华被授予“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林立荣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建设文化强市 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安排文化惠民“大礼包”。

十年来,漳州市自觉肩负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掀起文化强市建设新高潮,奋力开启文化惠民新征程。

文化保护不断发力,优秀传统文化广弘扬。加强历史文化、闽南文化和革命文物的保护传承,制定《漳州古城保护条例》《闽南文化(漳州)生态保护区建设整改方案》,实施文物保护与利用“六个一批”项目,持续推进非遗“三进”活动。全面实施“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福满乾坤 开漳大吉”品牌持续打响,“福”文化圩日、“朱子与闽南”文化论坛等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涌现出芗剧《李林》、报告文学《惊雷》、电影《我的1932》等文艺精品。芗剧《保婴记》、报告文学《谷文昌》《援疆干部》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供给普惠精准,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艺术馆全面开馆,县级“三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三下乡”模式,开展“全面阅读·书香漳州”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在古城木偶艺术表演馆和展示馆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

文旅融合系统推进,产业发展指数持续攀升。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制定《漳州市市属文化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暂行办法》,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坚持龙头带动、融合发展。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漳州古城入选第二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漳州文明网 闽南日报 刘婧)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