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4月12日讯“马本斋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也是回族人。我们之所以能获得和平生活,都是这些抗日英雄努力付出的结果……”近日,记者走进平潭城关小学,在民族团结专用教室里,学生们围坐聆听着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故事,这也是四年(3)班队会活动的现场。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上午9点20分,踏入民族团结专用教室,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竹架和竹凳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和迷你型的乐器,风情各异、饶有趣味;一个中国民族分布地图像一幅图文并茂的长卷呈现在眼前,让学生们好奇不已……学生们兴奋地穿梭其中,细细观赏每件民族服饰和乐器,时不时还拿着服饰在身上比划起来。
学生在参观各民族的迷你型乐器
伴随着激情澎湃的鼓声,大家的目光聚集在表演区。与往常的表演区不同,此表演区用一个个竹子搭建而成,墙上还有着“石榴籽”的图案和“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等文字,展现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三名六年级学生在台上声情并茂地表演击鼓节目,台下四年(3)班学生沉醉其中。
作为民族乐器的爱好者,四年(3)班学生陈紫林也跟随着高年级姐姐们的敲打节拍学习起来。“虽然平时上课老师会给我们讲少数民族知识,但通过今天自己实地参观,对民族乐器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今后能有机会上台演奏自己擅长的民族乐器。”陈紫林说。
演奏结束后,六年(4)班学生王芷轩指着身上的非洲鼓介绍道:“这也叫象脚鼓,是云南傣族歌舞乐器。在我看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特别有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更直观了解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
这样的设置散落在校园各处。恰逢课间,学生们成群结队,聚集在56个民族展示墙驻足观看,认真了解各民族文化习俗。
“2016年,搬入新校区后,学校就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从教学、德育、校园文化等方面纵深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引导学生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平潭城关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陈武说,如在操场舞台后方设置了一面56个民族展示墙、在参加援疆支教的丁小玲老师组织下举办了民族团结暨党建线上联谊活动、为昌吉州第三中学的学生捐赠冬帽等,加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让民族团结教育入脑入心
多年来,平潭城关小学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从“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出发,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生在民族展示墙前驻足观看
记者了解到,平潭城关小学有100多名教师,其中有4名回族、1名苗族。因此,学校结合自身特点,以“进校园”“进课堂”“建设专用教室”“云端活动”等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据陈武介绍,为了深入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等,语文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并在相关课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让民族团结教育入脑、入心,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对此,四年(3)班班主任、数学教师兼道德与法治教师林玉霞深有体会。在林玉霞看来,爱国教育排在首位,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林玉霞表示,为了让学生们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会通过班会、教学、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
“由于四年级学生缺乏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此前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也比较少。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有涉及少数民族相关内容,会根据四年级学段特点,借助民族团结专用教室、文化长廊等地,通过图片、文字学习和教师教导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林玉霞说。
民族团结专用教室一角
在此前昌吉州第三中学和平潭城关小学民族团结暨党建线上联谊活动中,新疆昌吉州第三中学的学生聂可昕说:“很高兴与援疆丁小玲老师在4000多公里外重聚,也很期待城关小学师生能够来到我们学校参观。”
谈到下一步规划,陈武介绍:“未来将计划选派优秀班干部、队干部到昌吉州第三中学实地考察了解,也将前往其他少数民族学校进行深入了解,让我们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同时,也想邀请少数民族学生来我们学校参观。”
(平潭时报记者 冯荣/文 陈澜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