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分站来稿 > 厦门市 > 翔安区
翔安:三个“1+1”举措走深走实 移风易俗工作见行见效
http://wmf.fjsen.com 2022-01-29 10:53:11 邵凌丰 郑菁妍 ​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大宅社区组织志愿者入户与居民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与宣传。(大宅社区供图)

前几日,在福建省民政厅发布的一则通知中,翔安区香山街道大宅社区居民公约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名单》中。

这是一份关于居民公约的嘉奖,但事实上,这还可以视作大宅社区多年来在移风易俗工作上的一份成绩单——围绕着这份名为《富美大宅-美丽公约》的文件,大宅社区推行三个“1+1”系列工作举措,形成了强有力的网络覆盖全社区,有效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入脑入心。

组织“1+1”

一份公约+一个理事会

带头示范移风易俗行动

有一个简单的对比:几年前在大宅,操办一场白事至少得五六天,动辄花费数十万元,如今在大宅,治丧时间缩短、仪式简化,招待用餐的花费也都降低了。这样算下来,丧事简办平均每户可节约3万元。

“丧葬礼,简易办,婚喜庆,要新办,互监督,相提醒,文明村,你我建”——这些内容写进居民公约之后,也逐渐成了居民们的共识。

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凝聚了社区移风易俗理事会的努力。早在在2017年,社区党委联合社区老年人协会以及社区乡贤理事会,共同成立了移风易俗理事会。理事会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会长,社区副主任任副会长,其他两委干部以及社区老年人协会任理事会成员,通过带头示范以及常态化的入户宣传移风易俗行动,带动社区内的村民践行移风易俗。

如今,社区里的老人们都会主动提出:“民俗日一家人团聚,简简单单吃个饭就好了。”一传十十传百,广大居民们都能自觉抵制天价彩礼、摒弃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形成了文明办事、节俭办事的新风尚。

宣传“1+1”

一个示范岗+一支宣传队

常态化互动式宣传深入人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宅社区清楚,在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中,榜样引领的作用巨大。大宅社区积极搭建“党员示范岗”平台,强化党员示范引领,将移风易俗工作融入其中——一方面让党员的言行举止置于全体干群的监督之下,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使得移风易俗的变化让广大居民看得到、摸得着。

此外,大宅社区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移风易俗宣传队伍,围绕厚养薄葬、节俭办丧、婚庆婚俗简办、不重男轻女等内容,常态化入户居民家中,当面走访宣传并发放宣传手册,同时在周末及各个节日假期,通过社区广播进行了广泛宣传,实现宣传“365天在线”,使得移风易俗理念潜移默化、入脑入心。

为了让宣传更有效,大宅社区注重“互动式”宣传,组织志愿者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情况调查问卷活动,一方面请居民群众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居民的思想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则向居民发放倡议书,并面对面地探讨移风易俗的目的、重要意义,让群众认识到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践行“1+1”

一个大舞台+一个大家庭

将文明新理念付之于行

无论是组织还是宣传上的发力,最终目的都是将文明新理念付之于行,让每个居民群众都能自觉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参与者、推动者。

为了推动“从心到行”的转变,大宅社区一方面是推动“一个大舞台”的建设,推行文体活动“多样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汇演、全民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的同时,还成立社区活动中心,建设人口文化广场、社区书院,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用“一个大家庭”的概念引领群众主动参与。社区“两委”班子倡导鼓励社区村民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通过宣传动员和典型带动,引导群众主动拆除鸡鸭圈、牛棚、旱厕等临时搭盖。居民公约中的“村卫生,要重视,排污水,清家园,倒垃圾,不随意”成了人人自觉的行动,参与社区大家庭的建设已是蔚然成风。移风易俗的推进也使得大家庭的成员们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厦门日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郑菁妍)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