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南平
这辆“书香巴士”开了14年,满载孩子的童年
//wmf.fjsen.com  2025-08-0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在阅读载体越发丰富的当下,有人使用手机、平板阅读,有人则一如既往地“钟情”纸质绘本。走进建阳区顺昌街,这里,有一家特别的绘本馆。正门前,绘本馆经营者柯永堃自主设计的“书香巴士绘本馆”标志引人注目,橙底书页与紫色中文字体的组合尽显“俏皮感”。推门而入,一只大红色的玩偶狗——克里弗映入眼帘,它是2015年来到“书香巴士”的“老员工”,也见证着绘本馆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

一间绘本馆的诞生

“书香巴士”在2025年5月于建阳重新开业。这是一家建阳新店,但对延平人来说,“书香巴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2012年,在延平区文体路,“书香巴士”绘本馆悄然开张。那时,绘本对许多家庭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市场上针对幼儿的图书没有太多选择,家长对“绘本”这一概念也大多停留在“图画书”层面。柯永堃经营绘本馆之前在福州从事儿童教育培训,他看到绘本馆这一形式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于是选择回到南平创业。

下定决心后不久,柯永堃在延平区文体路租下店面,购置了约2000本绘本,开始经营借阅制的绘本馆。当时,南平市图书馆也采用借阅制,从经营模式上来说,“书香巴士”并非首创。

“十几年前,一本绘本售价约三十元,一套下来就是好几百元。”谈及设置借阅制的初衷,柯永堃说:“幼儿成长速度快,有些书读几次就闲置了,比起购买新书,借阅更实惠。”他觉得,借阅制让阅读成本下降,也能让更多家庭持续接触高质量的儿童阅读资源,促进亲子阅读。

作为“书香巴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书。目前馆内图书已达14000册,涵盖绘本、育儿科普、亲子教育类,几乎能满足各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作为绘本馆经营者,如何选择、购买书籍?“大部分绘本都是我在了解出版社、作者、内容后采购的。”柯永堃说,深见春夫、福泽由美子、彭懿等国内外知名绘本画家和作家的名字,他牢记心间。从选书、分类、登记,到布置空间,他都亲力亲为。到绘本馆不知如何选择书籍?只要询问柯永堃,他总能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阅读习惯,推荐合适的图书。

书的世界里不只有书

每周末晚上7点半,只见不同年龄的孩子们主动来馆,安静地选好绘本坐下观看。渐渐地,也有家长领着孩子来到绘本馆,轻声商量今天从哪一册开始读起。

而每周六的亲子共读会,也是许多家庭的固定安排。家长和孩子们围坐一圈,听柯永堃讲故事,之后一起交流、画画、做手工。

这是一个书的世界,但并非纯粹的“书的空间”。“在绘本馆阅读、参加活动,不仅是孩子的成长时光,也是大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柯永堃说,当今儿童的注意力越来越被电子产品所占据,他也在试图以“书香巴士”为载体,用温和、沉静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动走进书的世界。

“书香巴士”开展的每期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包括绘本故事导读、角色扮演、小剧场表演、亲子共画、创意手工制作等,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和专注力,也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截至2025年4月30日,“书香巴士”在延平已经举办了500期亲子共读活动。

“我觉得500是个圆满的整数,所以办了500期活动就暂时停止了。”柯永堃说,14年过去,“书香巴士”的读者群从最初的几十户家庭,扩展到数千人。看着小读者们从幼儿园走到大学,步入社会,让他觉得坚持经营绘本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守护一缕书香

为何在延平人已经熟悉“书香巴士”的情况下选择另迁新址?

采访中,柯永堃谈道,他在延平经营店铺14年后,周边环境改变了许多,绘本馆周围开设的麻将馆等场所破坏了安静的阅读环境。为此,柯永堃便效仿“孟母”,决定搬迁至更适合阅读的新环境。在选择新址时,有着“图书之府”美誉的建阳,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此从一众选项中脱颖而出。

“书香巴士”驶离延平的那一天,众多“乘客”前来相送。“多数会员彼此都认识,他们也很舍不得,还有许多上了高中的学生回到绘本馆拍照留念。”柯永堃说,他虽不舍,但开往“下一站”也是必要的。

新的环境也意味着新的挑战,随着电子产品对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纸质阅读的阵地也变得更狭小。采访中,“书香巴士”新馆里一本特殊的藏书——《中国绘本阅读地图》吸引笔者注意。原来,这本书的出版经费由全国各地的绘本馆经营者众筹而得,记录着全国各地绘本馆的地址与联系方式,“书香巴士”绘本馆被记录在274页。翻看书籍,柯永堃不住地发出感叹,他指着一家绘本馆说:“他们已经停业了。”近几年,同行的微信群不时就传出某家绘本馆停业、转让的消息。书的世界固然庞大而精彩,但从业者们的经营并非易事。

即便经营不易,但柯永堃从未想过放弃,“只要还有孩子愿意打开一本绘本,就还有故事发生。”柯永堃说,他还将会继续驾驶这辆“书香巴士”,驰骋在广阔的书香世界。(闽北日报 张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