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系福建省宁德市下辖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食用菌之都”“银耳之乡”,全县辖区人口43.5万人,常住人口32.3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古田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以“关注家庭教育就是关注民生”的理念为引领,探索实施“区域落地式家庭教育工程”。经过八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古田县区域落地式家庭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品牌,走在全省前列,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肯定。其中,“古田县周末家长学校”被评为福建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被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县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吴明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
建机制强保障 播下希望“种子”
古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坚持把家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全力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政府扶持落地生根。 一是落实人员保障。成立“古田县家庭教育中心”机构,核定财政核拨事业编制6名,指导全县家庭教育工作;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108个,县级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团1个。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至2012年底机构成立以来,每年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从最初8万元逐年递增到目前20万元,县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全县14个乡镇(街道)相应配套工作经费,确保全县家庭教育工作顺畅运转。三是提供场地保障。县妇联向家教中心无偿提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约1200平方米的工作活动场地。其中600平方米作为家教工作模式及成果展示厅,600平方米作为家长学校各类培训教室,包括0-3岁父母课堂、感统室、家长聊天室、个案咨询室及心理疏导室等,长期开放亲子阅读绘本馆、爱心书屋,满足广大家长的亲子服务需求。
强措施建队伍 搭建家教“绿洲”
县家教中心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落地实践,逐步构建起互补互动互促的有利格局。一是积极组建三支专业队伍。目前,全县已有持证家庭教育指导师163人,负责教导家长、培训志愿者等;家庭教育讲师606人,分布在全县各校,承担本校家庭教育讲座,负责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实名注册家庭教育志愿者及心理咨询师1274人,负责组织家庭教育沙龙、亲子游戏、个案交流等活动。二是全面实施三个行动计划。师资培训行动计划,每年举办家庭教育讲师培训班、“家校合作能力提升”培训班等相关培训班6个以上,年培训教师480人,今年再次启动全员教师培训共4000余名。师生家长共同成长计划,以现场授课及网络学习、QQ群微信群每日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升各个年龄段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公益平台长期服务计划,创办分年龄段的县级公益家长学校,以“集中授课+分组讨论+专题沙龙”方式授课。2013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家长培训近2700场,受益家长达43万人次。三是严格落实三项教培保障。将教师的“家校合作提升能力”专项培训、家长的“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班主任的“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纳入常态化,组织开展系列培训62期(其中家长培训2692场),有力确保了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创新开展“绿色读书,爱心漂流”活动,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家庭教育沙龙等活动,带动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
创特色出亮点 开出绚丽“花朵”
县妇联推广“多方联动模式”,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一是激活志愿队伍,公益服务成效明显。创新开展“环保酵素,绿动古田”活动,动员妇女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2013年,“古田县区域落地式家庭教育”被省妇联评为“福建省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项目”;2014年,“绿色读书,爱心漂流”活动获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等奖,由民政部向全国推介经验。二是注重经验推广,形成可复制借鉴模式。古田区域落地式家庭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良好成效,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模式,在福安、屏南、周宁等多地落地推广。特别是去年《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古田县以宣传宣讲《条例》为契机,家教团队到厦门、漳州、三明、南平等市县区进行百场宣讲活动,并应邀前往浙江、重庆等地进行家庭教育经验分享授课56场,年均接待各地慕名而来的学习交流团队20余个,产生强烈的横向辐射效应。同时挖掘延伸家庭教育内涵,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性开展国学传诵、家风传承及环保酵素等系列推广活动。2021年1至11月,古田县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共500余场,受益家长达4万多人次。三是引领示范创建,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依托“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女婿”等乡村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家庭建设;借助黄田金翼之家、杉洋民国小学等市级家庭建设示范基地,以及“周末讲坛”“道德讲堂”等载体,常态化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圆梦微心愿”“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寻找最美家庭”“好家庭好家风巡讲”等活动,不断扩大家庭教育民心工程建设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幸福、邻里和善、社会和谐。(中共宁德市委文明办、宁德市妇联、中共古田县委文明办、古田县妇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