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文化艺术领域讨论的话题。(2月26日人民日报)
所谓文化的软实力,最根本的就是来自中华文明赋予我们的世界观和以此处理复杂事变的能力,这是支撑一个大文明数千年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启示,值得华夏儿女共同珍视和传承。在新时代,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软实力,更具长久的影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近年来,中华文化产品逐步迈向国际大舞台,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正在改变对中国影视作品、服饰、饮食、人文的刻板印象。从内容表达到视觉风格,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文化作品聚焦国内,放眼全球,已然成为了解中国的另一个窗口。因此,要推动传统文化,离不开文化工作者思想的火花,离不开多样的文化传播载体,让一桌一物、一草一木,蕴藏着浓浓的东方文化气质,让中华文化展现出迷人魅力。
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是我们华夏儿女共同的骄傲。文化唯有创新性地继承才能发展。但,创新的关键不是让传统文化换上时髦的外衣,而是让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以适应人民需要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我们要紧密结合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转变,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我们要坚持以现代人的立场、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糟粕,呈现优秀。甚至,我们可以从语文教科书入手,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底”,教学方式也注重“整体渗透,润物无声”,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一直在努力。法定节假日“不缺席”,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传播日新月异,学校教育有正确文化思想引领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在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福州文明办 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