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泉州 > 德化县
内外兼修 让城市有颜值有气质——德化县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http://wmf.fjsen.com 2020-12-01 15:23:56 来源:德化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培源

内提“气质”

铸造“爱心幸福城”的精神“引擎”

用爱幸福一座城 让服务温暖人心

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幸福。德化始终将百姓追求文明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增强城市“软件”,进一步提增群众的幸福感。

每天到村里的爱心厨房吃免费午餐,早已成为龙浔镇英山村年满60岁老人们的日常习惯,“午餐时间固定,每天11点至12点,老人们相聚一起按时吃饭,聊天解闷,也让身处外地的子女们放心。”在英山村“爱心厨房”负责人李国仲看来,爱心厨房不仅为乡村留守老人提供了一份免费餐食,同时无形中搭建起了一个沟通互动平台,让老人们相聚一起,彼此照应。迄今,德化县在85个村庄中设立了“爱心厨房”示范点,依托于此,今年8月全县启动了爱心厨房活动,实现了镇、村的全覆盖,以此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巡回医疗、爱心理发、爱心义诊、爱心电工等活动,加快完善全县关爱老年人服务体制机制,切实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同年,为破除农村“空心化”症结,继推行“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系列爱心工程”后,德化县以“瓷名天下 爱满德化县”为主题,在全省首创“爱心幸福城”,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精神高度和人文温度。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让文明底色更浓

有一种风景叫城市文明,有一种力量叫志愿服务。无论是在德化县的主城区,还是在乡村地区,时常看到头戴小红帽、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维护交通秩序、清洁家园、慰问孤寡、关爱少年……这些活跃在创建文明城市一线的志愿者们,以亲切的笑脸、暖心的话语、贴心的服务,用心诠释着文明的内涵,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为让文明实践更好地在全县中“活”起来,近年来,德化县不仅组建起了1支由县委书记为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34支由乡镇和县直系统党委组成的志愿服务支队、333支由各级文明单位和村级党组织组成的志愿服务大队,同时该县还发动了憨鼠爱心小分队、兰花草志愿服务队、小喇叭文明交通志愿劝导队和亿加育涵志愿服务队等多支本土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及5.4万多名在册志愿者,由此来确保志愿服务队伍能够覆盖到全县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发挥志愿者在各项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不单如此,在爱心幸福城的基础上,德化县也成立了“爱心联盟”,共吸引70多支志愿者队伍加盟,不仅在全县持续开展了包括爱心早餐、爱心义诊、关爱留守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12项志愿服务活动2000多场次,同时通过网上发起爱心公益活动,线上直播带货,助力本地农产品拓宽销路。

此外,德化全县18个乡镇还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5个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至此,德化每个乡镇街道、村庄社区都拥有了自己的志愿服务队,在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志愿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展多彩文明实践 让新风“吹”进百姓家

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景。以德育人、以文化民。通过公益宣传、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如今,行走在德化县的大街小巷,时时可以感受到文明新风。

今年,德化县结合疫情防控、“我们的节日”“圆梦瓷都”等节点,通过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成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三率”宣传,发挥乡贤、老党员、老教师等群体带头作用,倡导“婚喜事新办、丧葬事简办、神佛事少办、迷信事不办”文明新风。仅今年上半年,德化县的移风易俗三率知晓率从2019下半年的70%提高到78%。

同时,通过充分利用县域内所有阵地平台资源,德化县精心打造出了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等志愿服务“七大平台”,切实打通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今,除了充分利用党校、道德讲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阵地载体,组建党校教师、科普讲师团、讲解员等宣讲队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理论宣讲之外,德化县同时也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乡级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场所,开展防疫抗疫、普法、移风易俗、“平安村”创建、“平安社区”创建等宣传活动,并且借由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种种举措,德化让文明实践的内容“实”起来,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中、记于百姓心中。

1  2  3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