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福建闽南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岛-东山岛上,小时候后的我总喜欢坐在大杂院的水井旁吃着早饭,这时候外公总爱摸着我的头,对着因为又要吃鱼而大皱眉头的我说:“成物不废,不能挑食,我们那时候啊,整个东山都是黄沙遍地,有口肉沫吃都是幸福的。”到了爸爸小时候,家里人口众多,有时候一锅粥煮起来清澈见底,但奶奶却要求所有人,碗里、盘子里不许剩下任何东西。成物不废是漳州东山本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已经做好的食物不能浪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现在的人们似乎远离了那一穷二白的年代,不好吃的东西倒了、不好用的东西扔了、不好看的衣服丢了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摒弃这种“土豪心理”,重拾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更多的发展资源节约出来造福国家、振兴民族!
适量取餐,节俭健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似乎已不是问题,确实看看满大街的各色餐饮与手机中林林总总的外卖,还有那充斥各种噱头的自助餐更是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所有人都毫无顾忌的从自助菜桌上扫荡着菜品,吃不完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拿多少我才不会亏。其实这个时候你已经亏了,亏了品德也亏了身体。我们应该少量多次的去拿取餐品,这样不但不会造成浪费,也不会导致因为菜品吃的太多而导致的暴饮暴食。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我们无形中就可以为国家减少许多粮食资源的浪费。
按需网购,合理剁手。如果有人问你这东西哪里买的,如今大部分的人应该都会说网购。确实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一些网购节更是人人参与,生活中存在一部分人因为贪图便宜,往往在购入大量商品后,要么弃之不用,要么马上退货。而这期间造成的浪费往往被人们忽视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每一次退货从货物的包装、运输、再到卖家的再包装都已经造成了二次浪费,更不用说那些因为冲动消费而堆砌在家里的“鸡肋”。“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应该提倡理智购物,尽量避免因冲动消费导致的退货和产品的浪费。
合理用电,经济节能。长大后,我成了一名供电所的一线员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到用户反应用电异常的反馈,往往在我们查找原因之后,结果总是让我们哭笑不得。曾经到访过一个用户家中,发现他家的热水器常年都保持在90°以上的温度,而他给出的理由却是这样方便。可是他不知道因为热水器长期维持在这样的高温首先会造成加热管的老化,再有经过水不断的加热后冷却再加热无形中浪费了多少电力资源。其实生活节约用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热水器温度调到适中、空调温度保持在26°左右,将家中的老式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等等都可以做到节约用电。“节省等于一笔可观的收入。”这句名言就是这么个道理。
“成物不废”,如果全民心中都有节俭的这一条准绳,那么在取餐时就能拉住我们挥霍粮食的手;在网购时也能拉住我们冲动下单的手;在用电用水时更能拉住我们浪费资源的手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望我们都能自勉。(漳州文明网 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 崔培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