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三明
三明市召开创城迎检工作专题会议暨创城指挥部成员会议
http://wmf.fjsen.com 2020-07-20 19:23:01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市公安局:严管严查 对标整治 创建文明交通环境

围绕创城迎检工作清单,市公安局制定下发《三明市区创建全国文明交通专项攻坚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交通专项攻坚 “五大行动”,今年4月至8月,市区查处违法停车98512起、不礼让斑马线3598起,以及涉交通创建方面违章行为16000余起,累计清理“僵尸车”1406辆。

对标文明城市测评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市区违法停车现象主次干道差别比较大;二手车占道经营问题普遍存在;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现象依然存在。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以“严管”交通秩序“严查”交通违法为重点,以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辅助,对照创城工作存在问题,对标整治。

一是制定道路停车和路面错峰停车管理办法,合理配置、规范路边停车泊位。

二是压实责任严管交通秩序。重点针对不同地点、不同时段、不文明违法行为,压实责任,按照支队领导包片,大队领导包责任区、民警(辅警)包路段严查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方式,结合电子警察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集中优势警力加强创城专项攻坚行动,扩大管控面,提升专项整治成效。

三是加强文明交通行为宣传。以民警上路执法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发送交通安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及抖音短视频方式相结合,加大文明交通行为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从源头上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采取调取视频监控巡查,发动群众进行110微信平台举报,市局督察支队牵头现场督导检查方式进行,并将检查结果与民警二级绩效考评相挂钩。

市市场监管局:强化责任 抓好落实 确保创城取得实效

根据创城迎检工作清单,市场监管局指导推动两区拟制了各自《农贸市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按时成立和明确农贸市场运营管理公司,农贸市场接管工作稳步推进中,农贸市场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两区市场管理公司接管农贸市场进度缓慢;农贸市场保持常态长效管理难度较大;食品经营者“两证一照”持有率偏低,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下一步,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一是加快农贸市场属地化管理工作进度,针对移交工作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问题,积极会商协调,促进两区农贸市场专业化管理公司顺利完成农贸市场接管工作。

二是认真对照创城测评体系标准和创城指挥部督查通报的问题,下大力指导督促两区市场监管局认真抓好对标对表和常态化管理工作,继续坚持一周一检查一通报的做法,巩固已整改的、紧抓未整改的,保持持续推进,防止问题反弹。

三是结合创城,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进一步提升经营者“两证一照”的持有率。

四是进一步细化创城工作内部二级绩效和激励性绩效考核办法,将两区市场监管局创城工作情况列入年终绩效考评;实行正向激励,动员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加大巡查力度,真正把人员力量投入一线,做好督促检查整改。

市卫健委:强化服务 引领风尚 筑牢卫生健康防线

市卫健委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推进文明创城工作。

一是以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提升居民健康幸福指数。遴选临床重点特色专科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对接,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病科比例达90%以上;落实重精患者“1234” 工作模式和“一历五单”监管模式,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完成2个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建设。

二是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引领居民健康生活新风尚。联合市委文明办等9部门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与市委文明办联合开展疫情防控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优化城乡卫生环境;组织开展全市除“四害”专项运动和精准环境卫生消毒整治活动。共有1079个部门8.65万人参与,清除垃圾6432吨,投放灭鼠药18.29吨、灭蟑药5.1万盒、灭蚊/蝇药物13.61吨。

三是以打造健康教育品牌为抓手,普及文明健康知识。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开展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成立 “三明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和 “三明市医防融合健康科普讲师团”, 并深入相关单位举办各类主题健康教育讲座102场(次)和提供医学健康科普服务。

但是目前仍存在部分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不到位、医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较低等问题。

下一阶段,市卫健委将围绕重点、持续攻坚。一是继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和以除“四害”为重点的精准消杀工作。二是持续推进闽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三是确保各地完成新建2—3个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任务。

1  2  3  4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