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溪县红十字会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打造“网上红十字会”,拓宽基层组织开展人道救助和服务的渠道,切实发挥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红十字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和长足发展。2019年,县红十字会被评为“泉州市三八红旗集体”。
5支志愿服务队服务群众
“我们一旦确定患者无反应及无呼吸,应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通过胸外心脏反复按压、配合人工呼吸,帮助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日前,参内乡湾美社区举办“助力疫情防控 红十字‘救’在身边”主题活动,县红十字会志愿者一边向现场居民讲解,一边利用教学假人进行心肺复苏实际操作。
县红十字会秘书长苏靖华介绍,县红十字会已组织助老、水上安全宣讲、巾帼、导诊、应急救援等5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茶乡每一个角落服务群众。尤其是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2019年以来走进乡村、社区、县直单位,为干部、群众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共开展应急救护培训32场,服务群众6900多人次。
同时,县红十字会加强青少年应急救护宣传培训,在全县开展青少年学生水上安全教育“十百千万”行动,先后走进安溪一中、金火中学、金榜中学、县直第十八小学等学校,在开展水上安全教育活动的同时,向学生宣传应急救护知识,近两年共培训学生和家长18000多人次。
开展公益主题活动。县红十字会分别在“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日、“6·16”国家安全生产咨询日和“9·19”科普宣传日,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设立咨询服务点、摆放宣传展板等,向群众积极宣传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应急救护知识等内容,现已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3000多份。
此外,县红十字会还当好困难群众“暖心人”,关注困难学子,2019年通过开展“金秋助学,圆梦行动”点燃希望,共筹集资金20多万元,帮助我县部分考取本一批的困难学生实现大学梦想。
5个社区试点设立博爱站
推进红十字系统改革创新是落实中央关于群团改革总体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促进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2019年以来,县红十字会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创新内部机制,凝神聚力打造具有安溪特色的红十字工作品牌。
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锦斌介绍,县红十字会十分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在巩固提升现有卫生医疗机构、志愿者团队和部分企业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镇、村、社区、学校、新经济组织等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现已在凤山社区等5个社区试点,成立红十字会,设立博爱服务站,每个月至少开展一场活动。
创新主题公益活动。比如举办“贺新年、写春联、庆新春”助老活动、“践行初心使命 弘扬时代新风”书赠春联活动、“礼赞新中国 红色永传承”——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红十字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明显提高。
如何跟进互联网时代,推动红十字事业蓬勃发展。县红十字会创新利用各种新媒体、新手段。在“线上”方面下功夫,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群、微博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志愿服务、无偿献血、造干捐献、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在“线下”方面,在三馆创建博爱驿站,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法律法规宣传、健康知识宣讲以及“三救”“三献”业务咨询等,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应急帮助。
刘锦斌表示,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今年,县红十字会将继续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做好“聚焦主责、塑造品牌、深化改革”三项工作,开展扶贫济困,博爱进万家活动,打造茶乡特色红十字品牌,争取在全市红十字系统中走前列。(安溪报记者 章桂林 见习记者 陈和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