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移风易俗报道十四:
安溪丰田村:引导群众自治共建文明新风
近年来,安溪福田乡丰田村坚持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创建“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新型农村为目标,引导群众合力打破陈规陋习,共建文明乡风。
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丰田村地处偏远山区,村民与外界交流较少,信息较闭塞、思想观念较传统,当地意识到移风易俗首先要“易”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对此,丰田村以正面宣传为主,反面教育为辅。
开通“村村通”广播、知识宣传栏,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移风易俗承诺签名等,丰田村利用村民易于接受的形式,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介绍、推广全国各地婚丧喜庆办理新观念、新做法。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村民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丰田村党支部书记陈添福说。
村规民约带动群众自治
近年来,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该村建立健全了“四会一约”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完善了红白事简办的村规民约和规章制度。
“严格规定婚丧喜事的宴请人数和桌数,由全村德高望重的‘族老’担任理事会会长,制定相应违约处理规定,进行全面监督和处罚。”陈添福介绍说,部分群众受陈规陋习影响根深蒂固,通过村民亲自参与制定的村规民约的约束和“四会”的监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佛事不办的新风得以悄然推开。
当地村民也告诉记者,以前遇上红白喜事都要折腾好几天,劳民伤财,实行移风易俗规定后,大家将节省下来的开支用于改善家庭生活,真正实现新农村新生活。
共建文明增强“获得感”
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程,需要“堵”和“疏”相结合,才能产生持续、深入的影响。除了宣传教育、村规民约等“堵”的措施之外,丰田村还大力推进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疏”通陈规陋习阻碍,助力乡村振兴。
2015年以来,该村先后投入40多万元建设村口公园,15万元建设村文化广场,3万多元建设文化宣传长廊。村民在劳作之余,广场舞跳起来了,“茶话会”开起来了,书报阅读栏建起来了,聚众赌博、邻里纠纷、家庭暴力等不良现象减少了。
移风易俗的可喜变化也吸引在外地的乡贤、企业家参与家乡事业,丰田村成立了村慈善基金会,先后募集资金20多万元,帮助本村困难户5户、困难学生18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丰田村成为常态。
如今的丰田村已经连续2届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8年还被列入全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示范村。在这里,文明新风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每个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群众“获得感”日渐增强。(本网记者 林杰 通讯员 吴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