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让红色文化成为文明城市发展的响亮名片
http://wmf.fjsen.com 2019-09-04 16:28:53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文化纪念馆  福清市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9月4日讯(通讯员 陈凤鸣)福清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光辉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为福清积淀了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革命历史文化。

为大力弘扬红色传统,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福清市以红色文化作为领航,用心保护挖掘红色文化,大力传承弘扬红色精神,进一步激活红色资源,打响红色品牌,追寻红色足迹。让红色记忆的传承有声有色,推动福清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文明城市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追寻红色足迹 红色文化擦亮福清文化底色

漈头村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东北部,是福清最早的革命基点村。这片红土地历经过三个不同的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其中,1934年1月福清县委在漈头村成立,1941年4月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在漈头村组建并驻扎。漈头村村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先后牺牲了十位烈士,被誉为“福清革命的摇篮”。

为陈列先烈们的照片和事迹,让后辈们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福清市委市政府在漈头村修建了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目前,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陈炳奎烈士陵园已成为福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遗迹。漈头村还规划重建陈炳奎故居,让更多人了解福清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把漈头村打造成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新阵地。

近年来,福清市各单位部门、学校、企业等都会组织党员、学生前来漈头革命历史文化纪念馆参观学习,听革命故事,观历史文物,重温峥嵘历史,缅怀先烈遗志,传承党的红色基因。用红色精神提振党员干部士气,用红色文化涵养党员干部品质;也让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建设富庶、文明、开放、和谐、美丽的“大福清”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奏响红色乐章 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添彩

说起福清市一都镇普礼村,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罗汉里红色旅游。闽中罗汉里游击根据地为福清市最重要的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之一,每年吸引大批人前来感受红色文化,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罗汉里是闽中游击根据地旧址。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1935年,福清中心县委在这里开辟了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同年,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和中共莆田中心县委联合起来,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组建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依靠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近年来,一都镇不断加大对罗汉里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力度。省、福州市、福清市老促会领导多次亲临罗汉里指导修复工作,先后完成了一都镇区通往罗汉里革命遗址的6公里水泥道路建设。并对双福寺、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红军学校进行恢复重建,还修复了2800多米红军路,新建了“红军亭”、石雕碑亭。2013年10月,罗汉里获省老区办授牌“福建老区革命遗址”。此外,罗汉里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根据地旧址先后被授予“福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福州市党性教育基地”,还获评福州市委宣传部授牌“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闽中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如今被开辟为福清市最重要的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之一。当年的革命遗址经过修缮、利用和保护,现在均重新对外开放。同时,由于远离了城市,这里的自然生态更是值得一夸,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宛如走进了桃花源记里的神秘“仙境”。

“烽烟散尽罗汉里,青山绿水神仙居”,这里作为现如今珍贵的红色文化革命遗址,红色文化与生态文明并行,山水间镌刻下福清人民辉煌的革命足迹,奏响了追忆红色峥嵘岁月的乐章。

走在红色旅途上,牢记历史永不忘。新时代新使命,传承红色文化,开启被封存的红色记忆,激活红色文化活力,让红色文化绽放灿烂光彩,成为福清文明城市发展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助推福清迈向文化发展新征程。(福清市文明办报送)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