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百年古大厝变身家风记忆馆 展爱国爱乡情
http://wmf.fjsen.com 2019-09-03 15:21:54 罗倩雯 来源:泉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福建省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百年古大厝变身家风记忆馆

  修缮完成的古大厝变身家风馆。

在南安眉山乡观山村有这样一句俗语:“有山腰富,没山腰厝。”这个村素有“古厝大观园”之称,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山腰村。该村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大厝下新厝,近日摇身一变成了眉山乡首个家风记忆馆。8月29日上午,作为眉山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眉山家风记忆馆正式开馆,开馆当天共迎来300多人次到馆参观。

据悉,下新厝是华侨李廷芬(李功藏父亲)的故居,建筑规模庞大、经过修缮后环境宜人。

举乡贤之力修缮 百年古厝有新使命

“由于古厝年久失修,2013年在村委会大力支持下,众族人积极出谋策划,‘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全力保护古大厝,也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添砖加瓦。”村民李青山告诉记者,2017年下新厝完成修缮。

古厝获得新生后,受到古厝大门上的楹联“父慈子孝天伦乐,兄友弟恭人事和”的启发,族亲们商量收集家风家训,传承良好家风。此事得到了眉山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依托下新厝修建家风记忆馆。

“家风记忆馆从今年4月开始筹建,总投资50余万元。”眉山乡党委宣传委员黄宝佳介绍,整个场馆由1个大厅、2个偏厅、13个房间及乐输学堂组成,围绕姓氏家训、家风楹联、廉善传家、党建旅游、华侨名人轶事、侨批展家风、红色印记、古厝风光等主题进行布馆。

  馆内收录当地的家风楹联。

挨家挨户寻材料 侨批藏爱国爱乡情

姓氏家训、家风楹联、珍贵侨批……走进眉山乡家风记忆馆,每个房间各有用途,古厝内充满文化气息和悠远记忆。

从今年1月起,眉山中心小学教师李纪波就同其他人一起挨家挨户搜集材料,一个本子、一支笔和手机录音,就是他所有的工具。“最难的就是多方求证和整理录音,有时候要整理到晚上12点。”虽然辛苦,李纪波却越来越痴迷。

20世纪30年代,观山村海外乡贤筹资建设眉山乡较早的一座现代化学校;20世纪80年代,又筹资10多万元修建一段盘山公路……一封封带着汇款的侨批,承载着海外华侨的浓浓乡愁。在李纪波看来,“侨批”的字里行间不仅有家长里短,更有浓厚的爱国爱乡之情。

家风记忆馆筹建过程中,不仅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精力,许多热心乡贤也加入筹建行动。眉山观山小学退休教师李渭生和村民李安居义务当起了管理员,“古厝增添了别样风采,乡亲们都很支持,作为李功藏后代,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李渭生说道。

  馆内收录的姓氏家训。

乡中上百古厝 形成独特家风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眉山乡有上百座闽南古大厝,大厝的门廊大多镌刻着语言朴实、意蕴深远的对联,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家风文化。藏在古厝里的家风家训、家族故事弥足珍贵——如出自丰墘厝砖雕的对联“积德当先为善最乐”,出自成器厝的石雕对联“不弛劳而底豫,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

眉山乡纪委书记黄宁波介绍,“眉山姓氏家训”精选了眉山乡有族谱史料记载的7个姓氏家训,涵盖了修身、齐家、立德、立言、处世、从政、读书、惜时方面。“家训是祖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许多家风家训中提倡的诚信、勤俭,与当前推行的‘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不谋而合。”

“家风记忆馆不仅是传承家风,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海内外乡亲的距离。”黄宁波说,海外乡亲回乡后,看到这些展示的物件,能勾起他们小时候的共同记忆。(东南早报记者罗倩雯 通讯员 黄宝佳 石倩雯 文/图)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