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提升,守住土楼古味乡愁
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成名天下知。申遗成功让土楼故里从穷乡僻壤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漳州旅游名片。土楼旅游“热”的同时,景区设施不配套、过度开发、管理没跟上等隐忧接踵而至。
申遗后8年间,南靖土楼先后两次被国家旅游局通报。2016年8月3日,国家旅游局通报部分5A级景区复核情况,其中,对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给予严重警告,再次敲响了南靖对世遗保护的“警钟”。
阵痛过后,全县上下深刻意识到:土楼保护开发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全民性工作,要想可持续性发展,须保护为先。随即,南靖举全县之力开展整治提升工作,打起了“5A保卫战”。
“‘古味’‘土味’是土楼的根脉,守护土楼就要守住土楼的历史感,守住土楼原生态的美”,高顺伟表示。近年来,南靖不断提升景区管理经验,编制细化保护实施方案,聘请专业机构测算各世遗点的承载能力,开展环境整治,严控核心区、缓冲区内建设、经营活动,控制游客人数,严防“开发性”破坏。
让土楼卸下“盔甲”露出真容。组织工作队拆除整治云水谣、怀远楼、田螺坑等周边违章搭盖,拆除不规范广告牌、雨棚、遮阳伞,整治各类占道经营摊点、摊位,清理占道杂物。小桥、流水、古道、老厝,再次以清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让云水谣恢复往日的宁静。一场声势浩大的非法水上娱乐项目整治行动展开,一大批私人游船退出。南来北往的游客漫步在鹅卵石古道上,不时拿起手机记录下云水谣原生态的美。
“土楼的保护、整治、提升,不在一时一事,而是要长期坚持、常态化坚持”,高顺伟说道。南靖县逐条对照《国家5A级景区评定标准》要求,认真查找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景区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服务、购物、综合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严格进行整改提升。
土楼景区属于开放型民居类景区,在满足原住民生产生活问题的同时,如何保障世遗土楼的安全?这对管理者提出不少挑战。
“土楼以土木结构为主,最怕火。”曲江村村主任张万义介绍。2015年,土楼景区专职消防队成立,分别进驻包括河坑土楼群在内的世遗土楼,针对土楼道路狭窄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的问题,配备新型二轮消防摩托车及背负式泡沫灭火装置。2018年9月,河坑土楼群在全省首次安装NB-IoT智能烟感系统管理云平台,实时采集、监测、存储、分析土楼古建筑群的火情数据,防范火情于未然。
“管好‘楼’是根本。”谈及土楼保护,南靖县土楼管委会副主任简伟鹏表示。早在2007年,南靖率先启动“全球眼”监测系统建设,24小时实时监测土楼本体及周边环境。申遗成功以来,南靖加大对世遗土楼修缮维护力度,实施老旧进户电力线路改造、公厕革命、厨房电器化改造及安装防雷装置等系列措施,竭力守护土楼的“筋、骨、肉”。
为化解景区保护与群众合理需求的矛盾,该县加快推进云水谣、田螺坑、河坑安置地等建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群众住房诉求。目前,景区在规划建设统一摊位,供村民集中摆摊。
土楼的美,离不开群众的力量。现在,每个世遗点都有《村规民约》,每座世遗楼设有“楼长”,从村到楼、到户、到人层层签订保护责任状,由“要我保护”变“我要保护”,全民参与“护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