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多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让分类成时尚让环保成风尚
http://wmf.fjsen.com 2019-07-30 15:45:53 来源:文明风

三元区:农村先行,由点到面

农户:参与积分兑奖

7月25日是三元区岩前镇赶圩日。垃圾分类上门收集员邓九君和吕其斌像往常一样,在农历逢三、逢八的赶圩日,在集镇摆个摊位,架起宣传牌,放起宣传喇叭,向过往的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积分兑奖方式。

临近中午,赶圩接近尾声。邓九君骑着他的三轮摩托车沿街收集集镇每个水果摊和蔬菜摊位遗弃的蔬果。

70岁的赖招英是岩前镇的本地居民,每逢赶圩日,她都会把自己种的蔬菜拿到集镇上卖。收摊后,赖招英会主动把卖剩的烂菜叶整理好交给收集员,而作为奖励,她会从收集员手中得到一小袋的有机肥。

赖招英说,以前卖剩的菜没用了,直接扔地上等环卫工人扫走。现在不仅收集员主动来回收,还能从他那得到免费的有机肥料拿回去种菜,一举两得。

结束集镇收集后,邓九君又挨家挨户地到民宅去收集分类垃圾。当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村民邓星姬把一桶餐厨垃圾交给老邓时,老邓给她在积分本上记上了5分,并根据积分总分,给邓星姬兑换了一块肥皂。

作为三元区垃圾分类试点镇,去年底,岩前镇引进千禧环保公司,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工作,迈出垃圾分类第一步。公司首先在镇本点的岩前村试点,在每家每户放置一个8升的墨绿色小桶,村民把餐厨垃圾倒入桶中,收集员每天早晚各收一趟,一桶换5个积分。公司实行实名制,录入收集系统,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纸巾、洗衣液、红枣等生活用品和零食。目前,岩前村共有500多户村民参与其中,占全村总户数的80%。

终端:垃圾分类后,它们都去了哪里?

去年底,岩前镇引进了有机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把收集到的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实现垃圾“变废为宝”。

当天,记者跟随岩前镇政府村建部干事庄玉彬的脚步走进岩前镇生态资源化处理中心。

记者看到,垃圾处理区域划分非常清晰:最左边是两台压缩生活垃圾的机器,全镇的生活垃圾在此中转;右边是一台日处理量1吨的智能厨余垃圾处理机器,通过机器处理的厨余垃圾均可变为肥料,还山还田。

“5天之后这些厨余垃圾就会变成有机肥料了。”千禧环保工作人员王莹向记者展示了这套日处理能力达1吨的餐厨垃圾设备机械堆肥的处理方式:操作人员只要把垃圾放进机器设备的投料口,在设备上进行简单操作,机器就自动给厨余垃圾进行脱水、破碎等处理。通过生物发酵的方法,餐厨垃圾生成达标排放的发酵水和有机肥,市场售价每吨1000多元。

“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垃圾总量减了,乡镇环境明显变好了。”庄玉彬介绍。

垃圾干、湿分类,岩前镇初尝甜头。随着村民意识的增强,镇里正加紧分类的步伐。目前,已有8对4色垃圾桶投入主干道、饭店、居民生活密集区等地,此举将进一步规范村民的垃圾分类行为,让他们进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等“四分法”,而不仅仅局限于干湿分离。此外,岩前镇还将计划筹建“生态农庄”,将荒地变农园,利用自己生产的有机肥种植多样蔬菜、果树等,通过循环利用实现乡镇的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生态。

区域:由易到难,由点到面

在岩前镇农村垃圾分类资源化站点取得一定进展和经验后,三元区把治理垃圾分类的目光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去年,三元区环卫处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做得较好的厦门市、浙江省的德清县、湖州市和福建的平潭综合试验区等进行考察和学习。

经过学习和了解,目前全国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做得较好地区都是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垃圾分类主要实行二分类法(干、湿分类)和四分类法(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但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难的问题是家庭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上主要包括宣教系统、大数据处理系统、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垃圾分类转运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终端系统和激励机制等内容。

生活垃圾分类事关群众生活环境改善,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要引进什么样的“外地模式”,让它在本土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了三元区政府思考的重点。

“垃圾分类是一项涵盖前端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置在内的系统工程。”三元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范崇镇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前、中、末端共同推进,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需要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等共同推动,是对一个区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综合考验。

目前,三元区垃圾分类坚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循环资源化利用”为导向,遵循由易到难和以点带面的原则。2019年共选了4个小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左岸一期、江滨豪园、东霞新村、三水小区,根据苏州(伏泰)模式、德清(中源)模式、平潭(尚享)模式、梅列(千禧)改进模式,并结合三元区实际编制了4个垃圾分类服务方案。(三明日报)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