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村落,留住那片悠长的乡愁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闽东宁德原生态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古建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以保护“乡愁”为核心,以“政府主导,因地制宜,活态传承”为主线,经过十几年来的保护、挖掘、申报,宁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有5镇14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有6镇28村,总数全省第一。中国传统村落141个,省级传统村落126个,数量也为全省第一。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原则,以县、乡镇、村庄为责任主体,引导社会各界、本地村民共同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在政策与资金方面,一是推进传统村落保护的立法,二是争取传统村落中央扶持资金共1.71亿元,同时整合省级各类保护资金向传统村落倾斜。三是发动乡贤等社会各方力量投资投劳,构建大众共建,全体共享体系。
不同村庄有着不同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按照一个村庄一个保护模式的思路,宁德稳扎稳打地推进传统村落保护。
在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始终坚持用本地工匠、用本土材料、传承本地传统技艺,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在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村,保住山、护着水,不大拆大建,充分保留自然风光和乡土建筑,以民宿开发探索传统村落保护新途径;
在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推进“人人都是艺术家”文创理念,注重吸收新移民,以文创留住过往游客。
按照“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的保护原则,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发展的眼光更新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
一是注重保护历史传承,将保护路亭、古树、古厝、溪流、廊桥等历史遗存作为首要指标,留住实物记忆。二是赋予传统村落村民现代生活方式,通过修建公路、改厕治污、垃圾治理、环境美化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三是发展、发扬传统技艺、文化,注重发掘村落习俗、民歌、手工技艺等文化要素,留住传统与乡音。
加快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抓手,以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为重要切入点,宁德已拆除乱建乱搭12万平方米,村道硬化长度58公里,村庄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
“宜居乡村入画来,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加强村庄建筑风貌管控,宁德还开展了力度空前的农房整治行动。”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说。
截至目前,全市已推动843个村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40多亿元,完成裸房整治10000多栋,整治建筑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农民日报蔡茂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