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赓续红色血脉 走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路子
http://wmf.fjsen.com 2019-04-17 15:00:35 刘必然 来源:龙岩文明网

重走信仰之路,传承红色基因。

  踏上新征程,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近年来,永定区通过保护并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突出‘土地革命摇篮’和‘中央红色交通线’两大红色文化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挖掘独具特色的红色研学旅游,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红色资源转变成为发展资源,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江灿春介绍说。

  永定区积极学习井冈山、古田等地经验,结合自身红色资源特色,联合省(市)委党校、古田干部学院等在永定设立现场教学基地,开展了红色教育培训及研学游工作,开设的主要现场教学课程及教学点有《一盏灯、三块银元、七位烈士》(伯公凹交通小站)、《热血浇灌的红色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金谷寺》(永定暴动遗址金谷寺)、《人民永远的勤务员》(张鼎丞纪念馆)、《一段残墙、一座丰碑》(张鼎丞故居)等,初步形成了集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培训、展览、体验等于一体的有内涵、多层次、高品质的产品体系。“让党员干部到红色景区或纪念场所参观学习,在现场教学点聆听红色故事时得到感染、受到教育、强化党性,真正让红色教育为党员干部凝心铸魂。”永定区委党校讲师苏红艳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永定区把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作为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红色课堂讲授和情景教学、体验教学、拓展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身着红军服,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将红色文化熏陶与党性教育完美融合起来,让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被震撼、被洗礼。去年3月12日—14日,福建省第8期新任厅级领导干部党内法规专题研讨班学员来到伯公凹交通小站现场学习,学员许寿辉在学习心得中写道:“这是一次涤荡心灵的红色追寻,一次党校教学的课外实践,一段不能忘却的纪念!”

  城郊镇党委书记张树焜介绍。“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伯公凹红色交通小站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至今市、区、镇三级已投资400多万元用于修建桃坑至伯公凹4.7公里长3米宽的水泥路、交通站修复、环境整治和绿化、饮水工程等。”伯公凹七烈士的后人邹广敦说:“目前,伯公凹自然村乃至桃坑村的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充分享受到了红色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永定区共接待福州、厦门、龙岩等地几十家单位(公司)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以及各级党校、古田干部学院、龙岩学院等培训机构输送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班学员414班次共21532人次,实现收入826.32万元。

  此外,永定区文体旅游部门通过打造艺术精品着力提升红色旅游影响力。以伯公凹七烈士为原型打造的现代汉剧《伯公灯》,获得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七届全省戏剧会演一等奖,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题材的大型话剧《信仰》完成初排,电视纪录片《永恒的血脉》在永定开机拍摄,反映闽西红色历史的电影《绝境铸剑》剧组来永定采风……

  永定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林如居说:“拍摄纪录片《永恒的血脉》就是为了让世人更好地了解这段中央红色交通线产生的历史背景、发生的重大事件、交通员的机智勇敢、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及交通线对中国革命产生的重要历史贡献,这对于当今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区文旅部门聚集有效资源,利用微信、手机App等各种新兴媒体和大型旅游推介活动,突显永定红色旅游特色。

  据统计,去年全区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人数3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6亿元。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永定正处于关键性挑战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不畏牺牲、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革命精神,把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发展红色旅游,助推文旅兴区,谱写永定更加壮丽的新篇章。”永定区领导说。(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必然 通讯员 苏冠生 刘永良 文/图)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