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有恒:“我能碰上,不能不救”:漳州小伙捐造血干细胞
文明风4月9日讯 4月8日,经过4个小时的分离采集,平和人李彦祥体内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9日一早,李彦祥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被输入配型成功等待移植的白血病患者体内,让这名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25岁的李彦祥说,茫茫人海中,能遇到配型成功的人,说明有缘分,自己的干细胞能挽救别人的生命,也让他感受到自我生命的价值。李彦祥还写信鼓励患者,希望他早日战胜病魔,开启幸福生活。
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事,应从2015年说起。当时,李彦祥在集美大学读大一,他参加了学校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第一次接触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便毫不犹豫地完成了血样采集,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好几年都没有消息,我似乎已经忘记了曾加入中华骨髓库这回事。”2018年12月,李彦祥突然接到福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他与一名浙江的患者配型成功,就是否继续进行高分辨配型一事征求其意见。得知李彦祥在济南市工作,济南市红十字会的同志也随即与他取得联系,并向其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各方面知识。
当济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问是否愿意捐献,李彦祥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小,我能碰上,说明我们有缘分,我不能不救。”
今年1月,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和帮助下,李彦祥先后完成了高分辨采样和体检程序。2月1日,李彦祥在准备回家过年的途中,接到了各项身体指标均符合捐献标准的通知。“收到能捐献的通知,我内心有些激动,因为能够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也是我生命价值的体现。”
3月中旬,李彦祥接到给患者捐献采集计划的通知。4月3日,李彦祥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办理手续,开始为期5天的每天2次注射骨髓动员剂能,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陆续进入到外周血液中,以便下一步的分离、采样。
昨天,经过4个小时的分离采集,李彦祥体内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第一时间被运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将输入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体内,为这名患者重新点燃了生命希望。
花絮 |“当我知道配型成功的消息时, 我很开心”
“当时我心里有点担心,毕竟在家乡,捐献造血干细胞还是一件稀罕事,甚至被谣传会危害健康。”当李彦祥向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达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心里隐隐担忧母亲会不同意。原来,李彦祥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他。平时他特别尊重母亲的意见。李彦祥向母亲介绍了捐献的相关情况,令他没想到的是,母亲居然答应了,“救人一命是积德的好事!”
征得家人的同意后,李彦祥又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向单位说明,表示抽血、体检及今后的捐献过程可能会占用到一些工作时间。“领导也支持我的行为,告诉我不要担心工作的事,好好注意身体。”
随后,李彦祥特意给即将接受捐献的白血病患者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可能您也曾立志要好好赚钱,要敬老慈幼,曾规划过同家人的美好未来,可是谁能想到,不幸的降临,让您不得不躺在病床,不得不吃药,不得不化疗……当我知道配型成功的消息时,我很开心,如果从我身上流出的血液能为您带来生的希望,开启新的征途,我愿意一直祝福您,一直默默为您祈祷。祝您早日过上正常的生活,祈祷您和家人幸福平安……”
李彦祥的行为感动了等待配型的患者及其家人。患者父亲委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工作人员,把一封信件和一块运动手表亲手交给李彦祥。信中写道:“此刻,我不知怎样形容我的心情,您用您的青春拯救了一个生命,您是我儿的救命恩人!我和夫人一起为您精选了一块运动表,我们想让它见证这难忘的时刻,愿好人一生平安!”(漳州文明网 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