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投身绿色产业,延展“生态+”经济效益
引导全市青年投身“生态+”项目建设,把产业加进去,效益做出来。
一是发展绿色经济。引导全市各级青企协会员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绿色新兴产业,通过组织开展“青年诚信经营”等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引导青年职工立足岗位节约减排,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我市绿色农业发展优势,充分发挥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3个贫困县6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创收,帮扶资金997万元。
二是开发绿色项目。发挥省、市两级创业大赛的牵引作用,指导县级团组织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助力当地绿色产业经济发展。诏安、平和、南靖等7个县(市、区)围绕当地绿色生态资源,开展“海峡硒都”“柚都平和”等系列主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挖掘培育一批助推当地产业发展的好项目,共投入173万元,吸引290个项目参赛,45个项目落地。持续深化“银团合作”,联合银行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担保抵押方式,开发“农青贷”“青年创业贷”等多款“青字号”金融产品,助力扶持农村青年绿色创业项目,共发放小额贷款6.5亿元,扶持创业青年7575人次,建立金融挂职干部乡村联系点15个。
三是培育绿色攻坚队伍。组建216支青年突击队,其中12支青年突击队活跃在“五湖四海”征地拆迁、执法保障、项目建设一线,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全力推进生态项目建设进程,2016年以来,共获评福建省青年突击队17支。以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为载体,创建9个省级以上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集体,并有15人获得省级青年岗位能手,通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营造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操作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保证了生态项目建设的安全实施。(共青团漳州市委 漳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