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举办庆祝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实践活动
http://wmf.fjsen.com 2018-12-05 10:05:33 吴晓菁 吴燕如 王协云 来源:厦门文明网

  4日,活动现场颁发市民喜爱的思明区志愿服务项目。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的志愿者。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传授插花技艺。

  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服务队做宣传。

  思明区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接受市民咨询。

12月4日的厦门,温暖如夏。如同高照的艳阳,厦门市五一文化广场热情如火——厦门市庆祝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实践活动暨思明区第三届志愿服务文化节在这里举行。

33个志愿服务团体、上千名志愿者到场,展示各自的“绝活”;爱心市民认真寻找,争相报名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团体;居民群众享受志愿服务“盛宴”,感受着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活跃在这座城市的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活动现场,他们用行动传递真情,用奉献书写大爱,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以“不忘初心传递爱志愿服务新时代”为主题的这场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思明区文明委、厦门市志愿者联合会主办,中共思明区委宣传部、中共思明区委文明办、思明区志愿者联合会承办。

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活动中,厦门市委文明办表彰了一批厦门市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最美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组织,他们成了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主办方表示,12月5日是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这场活动的举办,旨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结合新时代、新公益志愿服务新思路,展现各个志愿服务团体、组织的服务特色及公益魅力,同时也让广大市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志愿服务,带动更多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展示 零距离感受志愿服务魅力

一幅幅心形展板上的暖心画面触动心怀,构成了最美志愿时光隧道。思明区的志愿者队伍朝气蓬勃地走过红地毯,铿锵有力地喊着各自的口号:“志愿我和你,文明玉沙坡”“美丽瑞景,邻里同行”……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老面孔”令人亲切,“新面孔”迸发活力。近年来,思明区新的志愿者团队不断涌现,参与群体由幼及老、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他们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不断丰富着志愿服务内容,滋养着思明区这一老牌文明城区的精气神,引领着全社会的文明新风尚。

现场,思明区第二批10支品牌志愿服务队的全新亮相掀起了小高潮。身着蓝白相间的志愿服,第一次参加思明区志愿服务文化节,厦港街道沙坡尾文化生态保护志愿队的20名队员个个十分兴奋。

他们不少都是沙坡尾的商家,为了这次活动专门闭店来参加。队员洪琦就是其中一位,“我毕业于厦大,因为喜欢沙坡尾,留在沙坡尾经营陶醉时光艺术空间。加入这支志愿服务队,我做着一件幸福的事,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沙坡尾,共同保护这里的生态文化。”

老中青齐亮相,志愿服务的力量真不小。如今,思明区已拥有志愿服务队伍近30支,志愿者十余万人。

小社区也有大队伍。瑞景社区邻里志愿联盟虽然今年3月刚成立,但整合社区的16支志愿服务队后,这一志愿联盟人数足足有2300多人。如今,走进瑞景社区,每天都能看到文明斑马线、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画面。联盟队长朱成功自豪地说,“因为志愿服务,我们社区更有凝聚力,大家在奉献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分享 让更多人听到志愿者声音

“20年来,我们坚持每周六上午走进文安小学,给来厦务工子女上课,通过观赏影片、模拟法庭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使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法制观念在青少年心灵中扎根生长。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思明区人民检察院“阳光小队”骨干队员李美霖的一番话语,深深触动现场观众。

在4日公布的“市民喜爱的思明区志愿服务项目”中,思明区人民检察院“阳光小队”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名列其中。此外,还有思明区晨曦公益服务队火车站南广场志愿服务驿站“365爱心屋·温暖八方客”、厦港街道演武大桥观景平台“文明宣导·志愿先行”等项目获评。这些志愿服务项目在市民间口口相传,已成为市民文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交流互动中传递志愿服务的心声。志愿者队伍和市民朋友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润物细无声地撒播志愿服务的种子。

“欢迎加入爱绿队伍,有关种植的问题可以现场提问。”送上一盆绿植,再附上一本今年8月刚修订施行的《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思明区市政园林局爱绿护绿志愿队的志愿者忙得不亦乐乎。

吊兰、绿萝、豆瓣绿、金鱼草,四个品种共300盆小盆栽,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很快就发完了。市民对绿植养护的热情让志愿者笑容满面,“让绿色走进千家万户,也让相关法律法规走进每个家庭,提高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让厦门思明颜值更高。”

厦门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向日葵”志愿服务大队展台前围满了市民。他们认真地填写着一份“公共自行车满意度调查表”,参与者都获得了一个精致的公共自行车小摆件。志愿者笑着介绍,在传递绿色出行理念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征求居民意见,进一步做好公共自行车服务。

传承 让城市镌刻志愿服务精神

“阿姨好,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垃圾分类宣传单,请您收下。”昨日,现场还活跃着一群忙碌的小身影,他们是来自厦门市大同小学的学生。

此次活动,思明区教育局教师志愿者服务队特地让孩子们也来参与。教师志愿者开展名师公益咨询和垃圾分类宣传,孩子们宣传文明,搭配十分默契。

服务队副队长陆佳音说,“志愿服务文化节活动影响力大,我们不忘立德树人的宗旨,通过大手拉小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传承文明,传递爱心。”

干劲十足的孩子们就像忙碌的小蜜蜂,热情地向市民朋友分发“为文明发声”暖心卡。文明养宠、垃圾分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内容丰富的宣传画报极具创意。大同小学六年级学生黄可言语里充满自豪,“这些可是我们学生自己设计的,我们要为美丽厦门出一份力。”

爱心永无止境,传递爱的脚步永不停歇,让城市镌刻志愿服务精神。在思明区看来,“要继续加大弘扬志愿服务文化,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和服务方式,让志愿服务精神代代相传,让文明之花绽放新时代。”

32岁的刘顺欣是一名文物保护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他认真地寻找着和自己匹配的志愿团队。在厦门环保志愿者联盟的展位前,他向联盟秘书长伍证霖表达了加入的意愿,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开心地说道,“我兴趣爱好多,喜欢做善事,我有余力也很乐意提供帮助。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大家一起来做志愿服务,就能更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互动 “十八般武艺”奉献满满爱心

“腰部酸痛好多了。”在思明区总工会劳模志愿者服务队展台,中医师拿着艾灸条在市民叶承恩的腰部来回熏着。

73岁的叶承恩住在厦港新村,得知这场活动,昨日下午他早早赶来参加,一到现场就享受了免费的艾灸服务,“活动太好了,有这么多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太便民了。”

市民的一番言语折射出志愿服务带来的强大力量。长期以来,思明区发挥中心城区的作为和担当,率先开展倡导文明礼让斑马线、文明礼仪、文明过新年、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系列活动。

在全体市民和数十万志愿者的用心浇灌下,“思明文明树”不断生根发芽,如今树已参天,枝繁叶茂。不少志愿服务团队向着“专业化、特色化”前进,结合自身特色展开服务,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免费口腔检查、中医义诊、法律咨询、爱心理发、钟表维修、教授心肺复苏……来自厦门市和思明区的志愿者团队使出“十八般武艺”,为市民朋友带来便民服务大餐,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在思明区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展台前,来自厦门眼科中心的科普志愿者手持裂隙灯为市民仔细检查眼睛。市民陈雅玉经检查发现有干眼症,志愿者嘱咐她要多做一些眼部热敷,使用一些人工泪液,还给她送上了眼药水。陈雅玉感慨道,“正是有这么多有爱的人,厦门思明的文明招牌才不褪色,越来越亮。”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新成立的厦门技师学院志愿服务队首次亮相,他们为市民带来了插花技艺分享,还送上了插花作品。领着花香飘溢的作品,市民徐利赞道,“花美人美,生活在厦门思明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

花絮

韩籍志愿者传递真善美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to walk on stormy seas.”(你激励了我,所以我能站上群山之巅,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在暴风雨的海面前行)家住官任社区的韩国人汉娜一曲正能量满满的《You raise me up》深深感染了在场志愿者。

殊不知,作为美声歌手的汉娜,也是一名资深的志愿者。在厦门居住了13年的汉娜,不仅是厦门环保志愿者联盟的一员,更是官任社区国际学堂的韩语老师。平时一有空,她就会来到社区,跟着志愿者一起传播环保理念,每周也会固定时间来到国际学堂,义务教居民学习韩语。

说起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汉娜坦言,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感觉脱离了社会,但自从参加了志愿活动后,“不管是保护环境,还是义务教学,都让我有一种融入的感觉,中韩文化很接近,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文化和经验。”

志愿服务原创歌曲首唱

五一文化广场临时搭起的舞台上,志愿者成了耀眼的明星。当美丽心灵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登上舞台时,一曲原创的《美丽心灵》惊艳全场,潮水般的掌声瞬间响起。

“那个转身的笑脸把我们生命连起,让这份感情去传递,那声嘈杂人群中不断回响的谢意,拉近我们远远近近的距离……”这首歌的作词作曲编曲,都是由厦门理工学院音乐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李紫薇一人完成。

“我平时参加很多公益活动,也听到了很多志愿者的故事,这些给了我灵感,我想为他们写首歌。”谈及创作的初衷,这位20岁的长沙女孩说道。

原来,李紫薇来到厦门读书后,发现这里的志愿服务氛围很浓厚,很多人主动做公益,志愿团队也很多,于是加入了美丽心灵志愿服务队,一有时间就会到观景平台等地为游客提供帮助,“今天的活动特别好,这么多志愿团队互相交流,更加激励我以后要做好志愿服务。”(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吴燕如 图/记者 王协云)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