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五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农村新篇章
http://wmf.fjsen.com 2018-08-21 17:55:32 来源:文明风

大田县桃源村蓝玉村一角

文明风8月21日讯(通讯员 高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今年来,大田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大田实际,提出“五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美好家园,谱写农村新篇章,为建设多彩大田做出应有的贡献。

突出深度融合,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跳出农业谋产业、跳出农村谋融合,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优农产品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突出“田园风光,和谐家园”的特色布局和定位,加大乡村资金投入,发展培育集光伏发电、家庭农场、特色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做到三个抓好:一是抓好品牌农业助增效。着重抓好加工品牌项目,创新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采取“一厂多点”布局,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重点利用省级茶叶龙头企业带动,加速转型升级,重振高山茶。抓好总投资1亿元的福建中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富硒圣米加工项目,延伸米业全产业链,力争建成“澳门粮仓”。开展农特产品文创活动,做足“乡味”,着力打造“硒望大田”公共品牌,实现一村一品。二是抓好数字农业再提速。着重抓好智慧创意项目,抓好总投资5000万元的来三斤(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运营项目,今年实现线上销售额1亿元以上。抓好总投资3.5亿元的福建田小茗有限公司依托互联网+农业延伸茶产业项目,扩大线上线下生产,发展连锁企业,做活茶饮市场,带动茶叶升级。建立大数据平台,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信息网络进村入户,实现数据共享,有效管理和服务。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桃源富硒农业公园和屏山茶叶公园,培育6个小康示范村休闲农业项目,带动小康示范创建。今年继续培育一批省级休闲乡村、休闲农业示范点。三是抓好新型农业添活力。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着重抓好新型主体项目,通过集体产权制度“三变”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开展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直接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扩大服务规模,采取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新型农民主体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今年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万名以上。吴山乡梓溪村与大田县供电公司采取“集体闲置空间+光伏发电”方式,创办起村级光伏发电站,预计年发电量可达7万度以上,年新增村财政收入7万元以上。

突出关键环节,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振兴能否实现的关键。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强化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继续加强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干部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坚持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畅通“三农”干部流动机制,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每年农忙季节百名农业科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到各乡镇培训一大批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及各类实用人才,保障乡村振兴人才需要。县里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农村大学生回村创业就业,为农村培养一批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专业人才。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今年,全县从乡镇重点培养对象、新招录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中分两期选派79人担任住村特派员,协助加强基层人才建设。“住村特派员”参与村级事务,负责村里各类会议的记录,代管和使用村党支部、村委会印章,帮助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还献策村级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开展帮扶服务。“住村特派员”实行全天候在岗、全日制住村、全方位服务,帮助村级组织实现日常办公、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

突出价值引导,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地处闽中山区的大田县,因属地分割的变迁,地域文化多元性特点明显,是个典型的文化名区。孝道、土堡、戏曲等地方文化兼容并蓄,是“二十四孝”作者郭居敬祖地、肉身菩萨“章公六全”祖师故里,板灯龙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田土堡群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丰富的孝道文化、土堡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到景区规划、建设之中,建设了土堡客栈等富有地域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挖掘、传承、弘扬好县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升赛猪会、野菜宴、山歌节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办好高山茶文化节等节庆,在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的同时,也通过的文化元素的植入,令游客在多元文化之中得以熏陶。在民俗文化融合传播中,做到三个契合。一是与生活变迁相契合,在人们消费视野的开阔和消费品位的提升中,拥有了更为便捷通达的回归生活渠道。大田屏山吴山等乡镇高山茶、东方美人茶制作技艺远近闻名,使之成为当地农民的主导产业。县里每年兴办茶文化节,以及海峡两岸高山茶研讨会、茶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茶文化节活动走进福州、厦门,北上首都,南下香港,开进上海世博会,每到一处,韵味俱佳的大田高山生都受到各地茶商、茶客、市民青睐。二是与经济转型相契合,在一二三产业的业态变革和融合创新中,探索着更为丰富多样的价值实现形态。大田药膳尽显风采,草根养身柴火灶、梅子鸭蛋汤、阳春普照堂章公祖师佛诞供品“车籽糕”、天山雪莲炖槐猪、秘制农家大骨头。在市场力量的拉动中,精英领衔+本土传承,传统技艺闯出了产业化道路,从而改变了许多村庄面貌,石牌镇农民就靠农家大骨头制作秘方闯出一片新天地。三是与文化传播相契合,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开拓出更为广阔表达平台。大田县首届十佳金牌工匠---郑祥爕,他磨练出了一位木雕人耐心、刻苦、肯钻研的良好素质,成为大田首屈一指的木雕匠人,经常被文物单位请去为古建筑物修补窗花及木雕省、市文博专家对他木雕技艺的评价是:“雕梁雕出双凤舞,画栋画出六龙飞。”同时通过深入挖掘乡村农耕文化,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星级文明户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陈规。建立农村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宣传农村道德楷模、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突出环境建设,实施乡村生态振兴。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建设好、维护好农村良好生态环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力开展村容村貌、裸房、河道等“三大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统筹好“山、水、田、林、路、人、文、宅、景、业”等要素,注重保护原生态村居风貌,在景观设计上借山用水,在建筑布局上显山露水,努力做到自然美、生态美、田园美、乡愁美。生态农业强基础。2018年着重抓好生态科技项目,争取基础性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山垅田复垦改造7个项目,规划配套建设10个乡村“田间学校”“田间仓库”,推广适合山区特点的农机化作业,完善耕作条件;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广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项目,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和统防统治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治理。依托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科研院所,利用矿山治理发展智能设施农业,推进总投资6亿元、年产150万羽的福建省旺中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蛋鸡产业化项目,结合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发展300亩智能温控大棚项目,提升科技水平,推进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今年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推广面积12万亩。文江河桃舟河段绿色河滨廊堤项目和奇韬溪龙坪河滨休憩公园项目投资330万元。截至上月,已建成560米河滨廊堤,目前正在加快“农家乐”竹屋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当地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桃源镇把蓝玉溪整治作为蓝玉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工程来打造,河道修建了5个“亲水平台”,两侧种植柳树380多棵、安装夜景灯22盏,在沿河修建了8公里的自行车休闲慢步道和人行慢步道,并配备了观光车、休闲自行车;在河道水系,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修复,人工放养了各类鱼苗3万多尾。屏山乡依托得天独厚的高山气候、万亩生态茶园、大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资源,加快内洋溪河道清淤整治,建设拦水坝和两岸生态景观,打造“春赏樱、夏避暑、秋品茶、冬观雪”四时旅游为一体的高山生态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

突出政治引领,实施乡村组织振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做好“党建+农业”“党建+旅游”“党建+生态”等文章,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党员要带头行动,大力弘扬优秀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以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染群众,以良好的党风带动社风民风,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今年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县里结合“亮、晒、评”村干部考评办法,细化的17种不得推荐作为候选人初步人选情形,对各村候选人按学历、性别、年龄、从业情况等进行分类站队,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家推荐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女性党员、35岁以下党员、致富能人等。并按照精干高效、就低配备、统筹安排的原则,对职数要求进一步细化,大力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达35%以上。不断提升组织运作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首先,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这是基层政权健康运转和农村社会持续稳定的政治保证。要坚持从严从实抓好村主主干管理,推动村干部转变作风、进村入户、服务群众,对不能胜任、群众反映差的要及时调整。始终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要求,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起农村党员结对帮扶群众的机制,组织党员为群众服务。着重抓好产业脱贫项目,利用福建大田金凤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一家四业”产业发展,重点用活茶叶、油茶、青梅、木槿花和养兔、养蜂等适合贫困户的扶贫产业,以量化折股、租赁收益、合作共享等模式,实现国有企业带动脱贫;发挥浩沙集团等来料加工企业帮扶带动作用,发展一批到乡、到村、到户扶贫车间、扶贫班组,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一项稳定增收项目。同时,做好培训、教育、帮扶工作,从“扶智”和“扶志”入手,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激发内生动力。(大田县委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