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老年大学里的“万年青”老干部做志愿服务忙得不亦乐乎
http://wmf.fjsen.com 2018-08-12 11:52:04 来源:中国文明网

行走在莆田市的大街小巷,一股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志愿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莆田多地组织开展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活动,亮点纷呈,一群群志愿者活跃在街头,让志愿新风漾兴化,城市因奉献而更加美丽。

莆田市老年大学里的“万年青”老干部做志愿服务忙得不亦乐乎

近日,莆田市老年大学“万年青”老干部志愿服务支队的志愿者,通过开展“老少牵手,翰墨传情”、“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莆田市创建全国志愿之城。 

在老年大学三楼的教室里,老年大学国画班的志愿者正免费为40位孩子上素描和书法课。志愿者们分成几组,有的正给孩子讲解如何在素描中体现光和影,有的则手把手指点孩子们如何运笔。

培训班学员肖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爷爷奶奶也给我们指导,改正我们的错误、缺点,变得更好,提高了我们的毛笔水平,给我们补缺补漏。使我们的毛笔写得更好,所以在这个暑假跟爷爷奶奶一起学习毛笔,感觉过得很充实也很开心。”

市老年大学老干部志愿者李丽华介绍说,大手牵小手,以传统文化的传递来帮忙老师,就是说给小孩跟社会做点贡献。

当天,该校万年青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还身穿志愿服务马甲,开展了清洁家园,卫生大扫除活动。据了解,市老年大学的“万年青”老干部志愿服务支队由全市100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志在发挥老年人群体的余热,全力支持我市创建全国志愿之城。

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玉英介绍说:“我们都根据计划有意识地去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志愿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建我们志愿之城的过程中老同志走前头,不断地传递正能量,巩固创建文明城市成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

把青春“写在大地上”

城厢区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暑期之际,城厢区开展为期20天的返乡大学生助力精准脱贫专项行动。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结合实践活动,投身精准扶贫百日攻坚战,积极参与“青春扶贫”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志愿参加此次活动的返乡大学生通过城厢团区委微信公众号报名,做到了全区各镇(街道)的每个村(社区)都有返乡大学生参与。活动一经公布,得到返乡大学生的积极响应。集中服务前,各镇(街道)扶贫办都组织返乡大学生进行扶贫知识培训,确保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活动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

自8月上旬活动启动以来,各镇(街道)的返乡大学生按照计划部署,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核对原先掌握的家庭人员、生产生活、家庭收入、贫困原因等基础信息;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宣传扶贫政策,了解贫困户对挂钩单位(帮扶人)的满意度,填写相关调查问卷。

活动过程中,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返乡大学生还开展系列志愿服务,如组织协助农户耕种采摘、帮助打扫庭院卫生、关爱老人留守儿童等。他们对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格外重视,开展交流谈心、学业辅导、组织文体活动、户外素质拓展、传授学习方法等。同时,返乡大学生发挥思想新、知识全、能力强的优势,指导贫困户运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创业等。

共青团城厢区委书记林鸿伟说,返乡大学生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扶志助学和就业帮扶等活动,发挥专业优势、语言优势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优势,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积极主动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实践把青春“写在大地上”。返乡大学生作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返校后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结对贫困户,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 

涵江区:文明交通劝导 志愿者在行动

“小朋友,靠边一点,后面的车要过来了。”“您好,请不要把车停在等候区外,会影响到后面的车辆通行,谢谢!”……8月6日,在涵江区新区社区工业路和福厦路的交叉路口,该区的文明交通志愿者们正耐心地协助交警维持着路口的交通秩序,并为路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文明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连日来,该区组织区直各级文明单位文明交通志愿者,在建成区10个主要交通路口开展“助力新莆田,建功新时代”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其间,志愿者们统一身着红色间荧光线交通志愿服和帽子,在值守的交通路口运用礼貌语言对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跨越护栏、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按道行驶、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阻、纠正,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理念,让广大市民了解文明城市内涵,创造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各志愿者还帮助过往路人指明方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赢得了来往行人的赞许。

此外,该区还对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活动进行集中“刷卡积分”,对各志愿者的服务信息、时长通过电脑终端记录,并纳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内容,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营造文明和谐交通环境。(莆田文明网综合)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