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大溪关帝圣君民俗文化节中举办的篮球赛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响应。(资料图)
敢于立“新风”,老树发新枝
6月27日,是永定区大溪乡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关帝(客家)文化交流暨第五届永定大溪关帝圣君民俗文化节活动的第五天,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当地举行了“游氏好人春蕾班”成立授牌暨助学金发放仪式,该乡70名贫困儿童每人收到了600元的助学金。现场还拍卖了“中国好人”游文晃创作的8幅油画,所得资金4.46万元捐入省妇联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春蕾项目。
“成立‘游氏好人春蕾班’,举办社区篮球赛、山地自行车赛等,都是我们这次民俗活动中新增加的元素。”活动的总理事游育榕介绍,这不仅丰富了民俗活动,还给活动增添了新内涵。
当地村民游萍对于此次活动也是赞誉有加。“整个乡共有8个村21个姓氏,全都参与到活动中,就像一个大家庭,为构建和谐大溪起到积极作用。”游萍说,今年的活动与往年比,不仅文化味浓了,老百姓的参与性也高了。
民俗活动不仅要“俭办”,还要“新办”。这是永定区对举办民俗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各地在举办民俗活动方面也随之走出了新路子,立起了新风尚。
今年是陈东“四月八”改革之后的第一年,改革之后举办的第一次活动就让当地老百姓“叫好”。“这次我才明白‘四月八’是为了感恩谢安。”苏澄利说,自己2004年从外村嫁到城东村,可直到今年她才知道“感恩”才是这个民俗的真正意义。
这源于今年的理事会将主题换成了“陈东四月八感恩文化节”,并在活动中通过增加感恩牌匾和感恩旗,大力宣传“感恩”这个主题。“把‘感恩’这个主题提出来,就是为了让大家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卢济鸿说道。
湖坑镇奥杳村将“作大福”活动节省的1.2万元资金用于举办摄影大赛,坎市镇将举办“闹花灯”的15万元活动经费用到当地“榕树”奖教基金中……如今的永定,民俗活动文明新风徐徐吹来,攀比铺张被公益取代。
“移风易俗是有利于百姓利益的事,革除陋习不是革除民俗,而是让民俗活动办得更加清新,让群众在民俗活动中‘民负’变‘民富’。”永定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文操表示,要进一步拓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成果,按照“五抓五重”的要求,抓早抓小管住党员干部“关键少数”,摁住基层党委主体责任,强化移风易俗的监督检查,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为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清风正气的新风尚。(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阙小琴 黄筱菁 刘必然 通讯员 苏冠生 张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