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7月30日讯 自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长泰县委、县政府围绕“创建让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目标,坚持“一任接着一任抓、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年连着一年做”,对标测评体系,实施7大提优工程,突出28项重点工作,一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的文明城市初具规模。2016年、2017年,长泰县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
坚持全域创城 力求处处文明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县一张图”理念,制定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三年规划,把文明创建与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相结合,与生动实践“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相统一,与全国卫生县城、文化先进县和国家生态县、森林县城、园林县城、双拥模范县等活动一起创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产业一体化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发展成果全民众共享,努力建设912平方公里全域景区,“全域全民、共建共享”的新型县域发展形态初步形成,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全省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县。
坚持为民创城 力求项项满意
坚持创城为民、靠民、惠民,从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夯实文明创建基础,从群众关心的交通秩序、食品安全、文体场馆等方面问题抓短板整改,从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抓城市建管服务,从修路、改厕、垃圾治理等民心工程抓镇村文明提升,从“拆彻底、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等基本要求抓城乡环境秩序,从村容镇貌、集贸市场、乡村公园等重点部位抓专项整治,从就学、就医、就业、社保、安保等方面抓社会事业发展,扎实开展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无物业小区等“四大专项整治”,着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城市功能品质、公共服务水平、幸福满意指数、城乡全域创建等“五大提升工程”,群众普遍体会到创城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大好事。
坚持全民创城 力求人人参与
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文明“示范街、示范巷、示范社区、示范窗口、示范学校”等创建活动,实施“文明交通、机关先行”、“创城我参与、我共享”、“小手拉大手”、“百千万创城服务”等活动,168个志愿服务团体、6471名志愿者活跃在城镇村各地,创建活动更加接地气。广大党员干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学习廖俊波,争做合格党员”主题实践活动,落实“我是共产党员我担当”十大系列行动,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广大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义、勇、学、孝、廉”的长泰文化传统,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通过创城活动,全县讲文明的社会自觉不断浓厚,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日渐汇聚,实现文明创建从“政府热”到“全民热”的转变,形成创城工作人人有责、创城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目前,全县拥有全国文明村镇(单位)4个、省级文明村镇(单位、社区、校园)27个、市级文明(村镇、单位、校园、风景区)71个,各乡镇(场、区)实现省级文明(村镇)全覆盖。
坚持精致创城 力求样样达标
长泰县委、县政府坚持领导靠前指挥,完善创建思路,充实创建力量,健全领导、工作、投入、考核、奖惩等机制。32万长泰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积极投身创建活动之中。全县上下信念坚定,突出拼精致、拼特色、拼内涵,坚持城市精细化服务管理,创新推行数字城管平台、“公众号+”综治网格服务、“门前三包”责任区共治管理,开展文明示范街“微创建”、定向停车“微行动”、礼让斑马线“微发布”、芬芳公厕“微空间”等 “微文明”创建活动,让市民生活更美好。通过精致创城,弘扬了“一步一步去积累,一点一滴去创造,一件一件去落实”的创城精神,打造出了“卫生整洁、生态优美、文化特色”的长泰品牌,形成“生态、文明、精致”的长泰印象,涌现出岩溪“垃圾不落地”、珪后村“生态+民生”等一批文明精致的先进典型。
坚持常态创城 力求天天推进
坚持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推进,实行创城工作“九列入”,即:把创城列为县委、县政府的政治责任来传承,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500万创城经费和66.4万元创城办公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列入重点经济建设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列入县主要领导督查的议题,列入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内容,列入各单位的工作范畴,列入年终县委、县政府单项表彰的内容,象抓工业发展、项目建设一样抓创城,开展单位+村镇(小区)结对共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帮扶,建立“周通报、月点评、季测评、年总评”的督查机制,通过“掌上创城群”进行“晒照曝光、任务认领、跟踪督办、整改反馈”,充分发挥县镇村(社区)、工青妇、党员干部、中外客商、外来员工、中小学生、驻泰部队等方方面面智慧和力量,形成“党委指挥协调、政府组织实施、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广泛参与”的创城良好格局。(长泰县文明办 漳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