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机制活,引领新时代文化潮流
http://wmf.fjsen.com 2018-07-24 09:18:35 蔡传春 周兰 林玫 来源:东南网

资源整合 完善共建共享机制

6月5日上午,家住闽清县的黄先生用闽清县图书馆读者证在福州市图书馆借阅了《光阴》一书。几天后,他在闽清县图书馆还了书。“‘通借通还’实在太方便了。”黄先生说。

通借通还的实现,得益于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建设。“读者只要走进全市两级13个公共图书馆,就能享受资源共享、通借通还的‘一卡通’福利。”福州市图书馆负责人说。

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福州市加快布局全市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出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市图书馆为全市公共图书馆网络的中心馆,统筹制定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服务标准、技术标准等,实现公共图书馆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不仅如此,福州还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地理优势,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和服务。如省图书馆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在鼓楼区全部10个街道建设图书分馆进行业务指导,实现图书文献通借通还。

创新机制,让图书资源从省到市、县多级流动,是福州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便捷共享文化成果基本权益的缩影。

总分馆制,促进文化资源流动。由福州市群艺馆统筹策划,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共同参与,以县(市)区点单、中心馆配送的形式,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双向流动。据统计,全年70%以上的演出汇集了省、市、县(市)区多个文化馆的优秀团队与作品,充分调动了各级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数字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鼓楼区建成全省首家数字图书馆并对外开放,闽侯县“文化一点通”智能终端让乡镇也能享受省级图书馆资源,“相约九日台”等文艺演出可通过微信平台免费索票……近年来,福州市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福州数字文化地图”项目,让公共文化服务更高效、便民。

有福之州,文化共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福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已至,全市上下正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向文化强市的梦想阔步前进。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