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破除陈规陋习 延展宫庙功能引领文明新风
http://wmf.fjsen.com 2018-07-13 23:21:12 夏菁 来源:文明风

 

现场邀请各界嘉宾共话宫庙在新时代发挥出的新作用

文明风7月13日讯(记者 夏菁)宗祠“落成礼”宴请从百桌减至三十桌、家庙成为捐资助学重要基地……13日下午,由厦门市委文明办等单位主办,湖里区委文明办等单位协办的“移风易俗大家谈”巡讲活动走进五缘湾五郎宫。湖里区委文明办代表、民俗专家、文史专家,以及宗祠、家庙、宫殿代表等嘉宾围坐畅谈,围绕“时代新旋律 宫庙焕新生”主题,从破除宫庙落成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出发,共话宫庙在新时代发挥的新作用。

宗祠落成宴请从简 家庙变身公益平台

在大力推行移风易俗活动后,宫庙文化的优秀传统正以新形式、新作用、新面貌展现在群众眼前。

五郎庙是石氏修建,坂美村民以石姓为主,尊杨五郎为祖先。“现在到了五郎神诞日,更多的是搭台唱戏,有太极拳、广场舞等。”五通社区坂美社小组长石根寿表示,与大吃大喝相比,这样的文化活动更能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在移风易俗倡议提出之后,杜绝了一些过度隆重的“落成礼”“重建礼”,通过简化礼仪程序,减少铺张浪费,让民俗活动回归传统。

“岭下村叶氏宗祠重建,不久前打算风光举办落成典礼‘开厝门’。在两委不断做思想工作之后,从原定宴请100桌缩减到30桌。”岭下社区纪委书记王一郎称,当时,还结合宣传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等内容,举办了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新风尚、新气象得到了两岸宗亲的一致认可。

随着时代的进步,宗祠也成为了一种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乌石浦的萧氏家庙则是转变的典型。现在的萧氏家庙已是两岸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甚至成为捐资助学的重要基地。

“萧氏宗亲近三十年来共捐助322位大学生,发放奖学金达52万元。”萧氏家庙文物管理站理事长萧增加表示,这些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其实都是香火钱。家庙还组织慰问老人,为本村老人发放过节费,以及在汶川地震时期组织捐赠活动。

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

宫庙功能不断丰富 承载社会服务职能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宫庙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更多的承载了社会服务的职能。

“除了通过文艺汇演的新形式庆祝民俗日外,我们还大力推进下乡扶贫计划。”闽南古镇闽南朝天宫副总经理陈建阳称,有项公益活动即每年的中元节,很多信众会将捐赠贡品捐赠,用以慰问山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

而厦门市首个与台湾宫庙缔结友好的宫庙——凤和宫,也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两岸宗亲沟通的桥梁。

“我们也利用杨氏宗祠这一平台,增进两岸慈济文化的交流。”凤和宫理事会理事长杨永成称,还开展海峡两岸杨氏论坛,共同研究编制《中华杨氏通谱》,增进两岸宗亲的感情。

不仅如此,凤和宫及凤湖老人协会也在发挥着它的社会影响力,组织了非常多的公益慈善活动,例如,每年为7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送“红包”;每年给社区里考上大学的孩子发“红包”等。

如今,很多宫殿还承担着举办大型活动的功能。“平时,青龙宫主要以红白喜事较多,与在酒店举行相比省时、省力。”林后青龙宫理事会理事长陈世明表示,在青龙宫举办不仅热闹,有传统味,又有人情味,还能节省一半以上的钱。

从2014年开始,青龙宫还牵头组织出殡改革,取消“头七”“对年”的宴请,减轻了村民的负担。据陈世明介绍,推行移风易俗后,光是去年,村民关于红白喜事的开支共节省了三百多万元。

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规范引导民俗活动 倡导推崇文明理念

开展移风易俗以来,民间信仰已出现新的风尚。

在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湖里区政协特邀研究员黄国富看来,在现代社会,宗祠、家庙、宫殿的作用已发生了延伸,不仅成为新时代下的文化大舞台,还是两岸寻亲探祖、五缘文化交流互动、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的重要平台。

实际上,这些年,湖里区非常重视对民间信俗的引导,且已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湖里区是一个新兴的城区,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很多村庄都进行了拆迁改造,但在拆迁改造过程中,遇到宗祠、宫庙能保留的就保留,确实在原地无法保留的则通过协商进行迁建,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和感情。目前,湖里区仍保留了45个宗祠、76座宫庙,民间信仰得到了很好地尊重和保护。

“对于民间信仰,我们还进行了规范和引导。”湖里区文明办副主任刘梓良称,湖里区专门研究出台了移风易俗指导意见,对民俗活动、民间信仰提出了新办、简办、小办或不办的要求,制定并推动落实了民俗活动报告制度,指导所有村改居社区制订了居规民约,对民俗活动包括民间信仰行为进行了规范,引导大家转变观念,切实把自己的信仰转变为回馈社会的善行。

此外,湖里区还通过移风易俗劝导队、红白理事会、老人协会等队伍,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确的信仰知识,积极倡导积德行善、节约环保、扶贫济困的新理念,努力在全区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氛围,让居民们的思想和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