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大楼大院的好孩子”活动,把入队仪式办在社区里,让物业的叔叔阿姨和左邻右舍作为见证人和监督者。
社会实践务农课
“走进美术馆”课程
“走进艺术馆”课程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为充分发挥全国文明校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展示创建成果,扩大活动影响,推动我省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从今天开始,福建日报教育版将陆续刊发“文明校园巡礼”,生动深度展现我省全国文明校园的创建风采和特有内涵。
厦门实验小学许多学生的入队仪式,不在学校,而是在社区大院中接受表彰和监督;文明礼仪教育不只局限学校,而是通过“家校学习共同体”,培训家长成为孩子的文明示范;引入了“第三方”独立调查师风师德,公开调查结果;“二级导师制师徒制”提升教书能力;学生每学期都要像大学生一样,上网选修多元课程。
在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是唯一一所“全国文明校园”“四连冠”的小学。这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如果听听厦门实小人对“文明校园”的本质理解和与众不同的文明实践,您就会明白,厦门实验小学努力追求的校园文明,行的就是育人之实。
正如校长何宝群所言,“一所学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我们校园文明建设的最终指向”。
家庭学校社会 联手习惯养成教育
2017年9月,在厦门举行的“金砖”会晤中,一群文雅可爱的孩子为南非总统及夫人、泰国总理及夫人、巴西总统、印度总理等参会的国家领导人献花,吸引了众多欣赏的目光。这些孩子都是来自厦门实验小学的学生。会晤期间,他们圆满地完成了机场接机和导引等任务,优雅的举止和完美的礼仪赢得了一片赞誉。
走进厦门实验小学。课间,孩子们在操场的凤凰树下奔跑嬉戏。但只要有教师走过,无论在操场还是教学楼走廊上,总会有学生停下脚步喊一声“老师好”或者行个少先队礼,教师也自然地驻足点头致意。
“我们一直坚持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生活中的各个场合,都要彬彬有礼,做一个文明人。”实验小学的校长何宝群拿出3册《实小文明人成长手册》介绍说,这是学校和家长一起编写的,按年龄分类,包括形象礼仪、课堂礼仪、集会礼仪、课间活动礼仪、交往礼仪、公共礼仪……从家里到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范要求。
以《手册》为依据,实小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总集、出操、按时到校、课间文明、课堂纪律、路队接送等常规训练,通过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用餐等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素质,“习惯成自然”。
文明礼仪教育不能局限在学校,实小还在不断探索德育的“家校学习共同体”。除了每学期举办家教讲座、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学校还特地从厦门航空及其他专业机构聘请礼仪师,定期给全体家长上课,培训家长成为孩子的文明示范。
厦门实小有个有趣的传统,许多学生的入队仪式并不在学校,而是在小区、大院里举行。原来,实小老师曾在与家长、社区、物业交流时发现,不少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但走出校门后却常常淘气,比如在家中不讲理或在小区乱按电梯玩。为此,实小在附近社区启动了“争当大楼大院的好孩子”活动:把入队、表彰会放到社区的大楼大院举行。
“孩子们在左邻右舍的注视下戴上红领巾,接受表彰,让邻居、物业叔叔阿姨作为见证人,也成为平日表现的监督者。”何宝群说,通过多种方式来告诉孩子,在家庭、学校、社区都应该言行一致,文明有礼。
师德师能素养民意监测导师引领
“教师素质,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学校的师风师德如何?要由家长、学生说了算。”何宝群介绍,厦门实小早在8年前,就引入了“第三方”独立调查师风师德。“我们对教师队伍有信心,不仅敢接受独立调查,还敢每3年一次坚持调查,还敢于公开调查结果。”
“最近一次的调查显示,家长对实小师德的满意率达94.2%。”苏老师是2017年师德调查的第三方团队成员之一,是厦门实小已经退休的干部。她说,调查团队完全独立,过程中不受学校干扰。调查方式包括纸质和电子版,题目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编写,包括10多道选择题和2道文字表述题,所有问卷都是无记名的,力求客观真实。
问卷回收后,调查团队要对答案进行统计、整理,并把结果反馈给学校。苏老师介绍说,他们在答卷中发现了许多惊喜——有教师给生病的学生家访补课,有身体不适的学生在课上呕吐由老师清理照顾……这些教师并没有告诉学校,被心怀感激的家长写了出来。但也有令人脸红出汗的问题,比如有时老师对孩子的点评伤害了孩子,有些教师用罚抄、罚跑的形式造成了“变相体罚”……调查团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经过多方印证核实,形成一份“铁面无私”的报告。最后,学校会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公开宣读结果,并进行表扬与批评。
“师风师德,如果都由学校自己管理、评价,可能错过闪光点,也容易出现漏洞。”何宝群认为,家长对实小教师的期待是很高的,学校也要用更严格的要求来提升师德,才对得起家长信任。
师能建设也是厦门实小文明建设的一个标配元素。厦门实小的教师可谓是“得奖专业户”。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月以来,教师执教校级以上公开课178节,师生获奖全国级奖210人次,省级奖127人次,市级奖451人次,文章发表42篇……成绩在厦门市遥遥领先。
他们的秘方是学校独创的“二级导师制”——借用“名师工作室”的经验,建立“二级导师制师徒工作小组”,发挥团队优势,以老带新,共同进步。
“学校现在有10多个团队,每个小组5~6人。”何宝群介绍说,每个小组由1位一级导师领衔,负责带2~3位二级导师,每位二级导师再带1名青年教师。一级导师包括小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或省市学科带头人、市杰出教师;二级导师则由优秀小学高级教师担任。每3年,教师的职称就要“洗牌”,而不是论资排辈,每个教师都不能懈怠。
以往“师带徒”制度,往往只解决了“徒弟”的发展问题,“师父”能力提升欠缺被忽略,造成青年教师和高级特级教师之间的“隔阂”指导。实行“二级导师制”后,“师父”的成绩和团队总成绩挂钩,“师父”要保证团队中无人掉队,这就实现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提升,加快了青年、中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目前,厦门实小拥有省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13人、省学科带头人13人,市学科带头人16人,市专家型教师10人。“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特别爱学生、特别有纪律、特别能奉献、特别会教书育人。”何宝群说。
多彩多元教育激发个个出彩兴趣
黄禹尘是厦门实小的“小明星”。两年前,他在学校的选修课程中接触到魔方课,从此兴趣一发不可收。在国际五魔方项目比赛中一举夺得了亚洲冠军,并3次打破中国纪录,成为世界排名12的选手。
在厦门实小,学生每学期都要像大学生一样,上网去选选修课程,有的热门课程在几秒内就会被“秒杀”。选修课程多种多样:每周二四下午的兴趣课,分为35个队,共有700多名学生;“城市学校少年宫”,有36门课程向学生免费开放;每周三下午,学校开设了34门校本拓展课,包括趣味魔方、小主持人、思维训练、书法、国画、插画、漫画、乐高机器人、陶艺、网球、高尔夫、空手道……许多教师是学校从校外重金聘请的专业人士。
多元课程使得孩子的天赋得到了激情和激发,素养得到了培育拓展,走出了许多像黄禹尘这样的小“名家”——有在学校开个人书展的“小书法家”高星;开设了画展的“小画家”陈思涵,出版了几本作品集;作品在学校传唱的“小作曲家”陈冠宏;在洱海环湖骑行被评为“感动校园”的“小骑士”潘哲原……
“童年是多彩的,不应该只有考试,教育也应该发展多元智能。学校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让孩子去经历和感受,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何宝群说,“希望我们的校园教育是多彩的,能够助立孩子快乐成长,做到人人出彩、个个精彩。”
在这样的理念下,学校启动了“基于课程统整的项目式学习”课程研究,每个年级每月有3节研究式课程,走进植物园、艺术馆、科技馆、博物馆……还有“每月一节”“四节一会”(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运动会)“睡衣读书会”“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孩子的学习生活精彩纷呈。
“行为举止和工作作风上的文明,是文明校园的外在表现。而把孩子培养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才是文明校园建设的本意和更深刻的内涵。”何宝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