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劲起 美丽乡村入画
干净的硬化路面、完善的水电设施、整洁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公共服务……这些美好的形容,早已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如今,行走在吴航大地,人们会发现“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随处有,美丽乡村更胜之。
2017年10月,走在猴屿张村,映入眼帘的是房前屋后的干净卫生,是乡间道路的宽阔整洁,是村民笑容里的安宁祥和……一切,恰似一幅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
张村的街道宽阔洁净,每100米就设置一个垃圾桶,配备保洁员,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据悉,该村投入15万元深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乡村整洁了,大家也更加爱护环境卫生。”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为满足村民日常需求,该村投入85万元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房、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对主要通道、重要区域和关键节点处建筑采取适当的外墙装饰,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用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的建设,并投入45万元对村间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改造提升,包括修建树池、花圃、更换枯竭树木等,发动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
长乐区围绕“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五项任务,重点抓好“五清楚”,即分清楚、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粉清楚,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坚持把公共服务提升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覆盖,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美丽乡村共建共享的成果不断在吴航大地上拓展,一个适宜人们安居乐业、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长乐正在逐步形成。
落霞孤鹜齐飞 人与自然共生
“古城楼影横空馆,湿地虫声绕暗廊。”这是唐代诗人元稹《夜坐》中的诗句,也是生态湿地的美好写照。2017年6月,闽江河口湿地公园的水鸟巡护步道建成开放,全长700多米,市民可近距离体验湿地的旖旎风光。
整条水鸟巡护步道还设有两座隐蔽式观鸟屋。“市民可通过巡护步道的两座隐蔽式观鸟屋,近距离观察白鹭、小天鹅以及绿翅鸭等生物的生活习性。此外,木步道沿途还能看到招潮蟹、寄居蟹、夜光虫等。”湿地公园负责人说,欢迎游客前来感受观鸟的乐趣,体验长乐湿地独有的神奇魅力。
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公园建成了古榕文化街、湿地博物馆(科教中心)、公园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马山、牛山景观项目工程(包括马山炮台遗址公园、牛山景观栈道)等,巡护步道及水鸟监测站工程有序推进,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及湿地保护培训中心、湿地博物馆东侧的湿地滨水广场等项目也正待推进建设。目前国家湿地公园已初具形象。
2017年10月,好消息继续传来:长乐将打造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湖是滨海新城未来规划的城市核心区域,水域面积达2.28平方公里(4230亩),是福州西湖的5倍。目前东湖北湖已经展开建设,湖面拓宽并通过岸线加固形成了稳定而开阔的湖景水体,同时东湖水域东侧岸线道路已经贯通,两侧已进行人工园林式绿化。而东湖十八孔水闸堤坝至十七孔水闸海堤的东湖湿地范围内,植被与原生湿地环境及湿地景观保存较为完好,包含水域、滩涂及周边土地的东湖湿地区域为本工程保护与建设的范围。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计划完成具体规划。通过东湖湿地建设展现东湖湿地的自然风光,最终实现东湖湿地的保护与发展,将大东湖湿地的人文与自然融合共生,成为新城核心生态景观靓点与城市点睛之笔,实现“鸟类家园,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自然景观;新城之魂,形成碧水共林城一色的都市画境”的建设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