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一首《乡愁》写尽了人们对故乡的情愫。然而当前,“忘不了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正成为无数人心中的遗憾。最近一组惊心数据,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留住古村落、留住乡愁上:近15年间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自主自建性破坏”、“千村一面”的现象,让许多古村镇面临衰落甚至消失的窘境。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故乡是每一个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当一个个古村落悄然消逝之时,“乡愁”就只能是内心的一丝遗憾,无处安放、无处释怀。所以,保护古村镇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近年来,国家保护发展古村落的步伐不断加速。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先后数次组织传统村落调查,分4批将4153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问题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古村落保护提供又一契机。11月17日,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在北京开幕,共同探讨古村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等。可以说,国家提出和实施的系列举措,对保护古村落发挥了强大且重要的引导作用,保护古村落的成效也正在日益明显。
然而,成效令人鼓舞,但差距不容忽视。一方面,因保护力度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运营方式不当等问题,那些已经受保护的古村落正遭受“自主自建性破坏”,或“千村一面”的窘境亟待解决。另一方面,更多有价值、有特色、有文化资源的古村落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中快速衰落甚至消失,同样亟待被保护。对此,让古村落“活”下来,并“火”起来,是当前各方资源主体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为之践行的重要课题。
国家要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引导,制定更加全面、科学、精准的保护举措,吸引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其中,推动中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地方和开发主体要充分结合古村落的资源和文化禀赋,有序合理的开展古村落建筑群的修复、保护、开发工作,保持古村落的“原味”。古村落的“原住民”也当做好保护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或还乡创业,支持开发,或积极配合,理解开发,用自己的行动守住乡情。只有各方凝聚共识,共同发力,才能避免更多的古村落在时间流逝中慢慢消失,在不合理开发中被二次破坏。
留住古村,留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保护为先,方能让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活”下来,发展为径,方能让有文化、有内涵、有特色的古村落“火”起来。期待在保护和发展中,人们的“乡愁”可以美丽安放,文化的根脉可以赓续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