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刷屏的除了蜡烛的表情符号,还有他的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人多了,诗刊多了,诗歌节多了,诗歌的新媒体也正燎原,在新诗迎来百年生日之际,诗歌热似乎又回来了。(12月19日 《中国青年报》)
从曾经火爆文坛的余秀华组诗到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孩子们的诗》,近年来,我们正迎来一股诗歌的热潮。《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在逐年持续增长,诗歌网站的投稿量和访问量都在增加,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喜爱读诗、喜欢谈论诗歌的人也在变多。曾经写诗似乎是属于“精英”们的特权,带有浓厚的“文化启蒙”色彩,而如今写诗则更像是一种大众化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分享中来。
前些日子,诗人余光中去世,海峡两岸都为之沉痛悼念。他的诗歌,平实易懂,却又感人真挚。“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为全世界华人心目中对于乡愁最为深刻的精神寄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诗歌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长期的文化浸润,随口吟诵两句古诗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天赋技能”。如今,随着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人们更多地开始追求精神的丰富。而教育的普及也带动了社会文化需求的水涨船高,诗歌热度重新回归理所当然,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既沿袭文化传统,又极富时代特征的文艺形式,去抒发自我、记录时代、寄托心灵。
比如最近十分流行的“佛系青年”概念,有人说这是一种不再费劲折腾、不再患得患失的平和心态;有人则批评这是一种缺乏理想和信念,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的精神妥协。而正面意义上的所谓“佛系”,应当是不为世俗所左右,不为物质欲望所动摇,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追寻生命的禅意。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一边在网上自嘲“佛系青年说的是我”,一边在工作生活中勤奋努力的广大青年群体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观念,无疑与诗人的气质高度契合,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群青年,才使得诗歌热度上扬、诗意回归人间成为可能。
所以,诗歌热潮的到来让我们欢欣鼓舞,因为它所代表的意义是大众文化意识的觉醒,是社会文化风潮的复兴。当然,我们同时也要警惕那些搭顺风车的“不速之客”,反对诗歌活动的世俗化、闹剧化、泡沫化。摒弃虚妄的精神怠惰,保持对世界纯真的好奇,以诗意的回归,迎接与记录这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