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建好更要管好
http://wmf.fjsen.com 2018-01-03 16:31:56 罗雪峰 来源:嘉兴文明网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和国家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大重点工程之一,近年来,农家书屋已深入千乡万村。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建设农家书屋58.7万家,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突破11亿册。农家书屋像一座超大“图书馆”直接开到农民家门口,为推动文化扶贫、缩小城乡文化差别、增强农民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是“小书屋”发挥了“大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存在利用率不高、来看书的农民不多等问题。有媒体记者调查曾发现,有些农家书屋的书籍被束之高阁。那些“门可罗雀”的农家书屋,是农民真的不需要读书吗?显然不是!如何才能避免农家书屋成为摆设,让它们真正担当起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引领农村文明新风的重任,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正所谓“对症下药”,只有正确分析书屋成为摆设的根源,才能找到根治的药方。而据笔者观察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农家书屋所配书籍不适合于当地农村实际;二是一些书籍可读性太差,农民不爱读;三是农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如此,良方自然产生:

农家书屋要在“实”字上求效果。此“实”乃实用之意。建设农家书屋不能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必须因地制宜,为村民多送去一些通俗、实用的图书。同时,不妨赋予当地农民代表选择书籍的自主性,以避免一些明显不符合本地实际的书籍进入农家书屋。必要时可由当地图书馆、妇委会、科协等组织人员“送书上门”“送指导上门”,让他们感受到书籍的力量,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同时更要建立完善的书籍调整、更新机制。如此,方能让农民看到通俗易懂、用得着的书籍,才能让农民通过读书,成为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农家书屋要在“精”字上做文章。一方面,农家书屋的管理要精细。要充分保证农村书屋发挥作用,不让民脂民膏打水漂,要对农家书屋加强精细化管理,不能投了钱、买了书、建了屋就算完事,而是要安排认真、负责、敬业的专职人员担当农家书屋管理员,充分保障书屋的开放时间,保证农民读书借书方便,让他们可随时到书屋看书学习。另一方面,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要精当。时代在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强化“互联网 书屋”的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手段,让广大农民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农家书屋要在“引”字上有行动。当前,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抓手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承担着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因而,应该注重对广大农民阅读习惯的引导与培养。有鉴于此,不妨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有奖阅读、知识竞赛、图书分享、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更多农民参与到阅读中,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面对近些年来农家书屋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在“实”“精”“引”上做好文章,这样,农家书屋必将“门庭若市”,真正成为农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场所。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