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多建更要多用
http://wmf.fjsen.com 2018-01-03 16:30:29 丰子南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我国现有农家书屋58.7万家,十年来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突破11亿册。记者从18日在沈阳召开的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十周年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农家书屋像一座超大“图书馆”直接开到农民家门口,为6亿多农民解决了看书难、看报难问题。(12月18日 新华网)

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年来,各地纷纷筹建农家书屋。在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在多年的经验探索下,建设农家书屋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但在当前农家书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主要问题不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用不用、如何用”的问题。

“建而不用”,是当前很多农家书屋面临的窘境。很多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份,经济相对发达,农村建设相对完善,走在了农家书屋建设的前列。以江浙为例,几乎大部分的农村都设有农家书屋或者专门的书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的文化空白。但遗憾的是,这些农家书屋或书室的利用率并不高。要么是被挪作他用,要么是常年大门紧锁,只是在年底迎检时才发挥一些作用。建设时风风火火,建成后却门庭冷落,不是农家书屋该有的命运,“建而不用”凸显农家书屋建设的尴尬。

农家书屋多建,更要多用。农村文化资源本来就稀缺,而且分布不够均衡,既然有条件建设,就不能浪费闲置,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是门要常开。很多农民不进农家书屋是因为不好意思,或是没有养成习惯。要设立专项资金,配备专管人员,因地制宜合理分配阅读时间,让基层群众看得、摸得着、感受得到,当人们习惯于有事没事到农家书屋转一转、坐一坐时,它就会成为润物无声的力量。二是书要常新。农业政策不断趋好,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农家书屋的书目要不断更新,才能真正为三农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可以尝试建立与县级或镇级图书馆联动机制,方便农民借还,提高图书利用率,丰富书籍门类。三是书要对路。除了农业知识书籍之外,不妨多些儿童读物、案例类作品等图书,让有大把空闲时间的农村儿童获得精神滋养,让通俗易懂的图书走进农民心里。

农家书屋要真正成为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的支撑点,成为一方农民的精神家园,建设者和管理者们仍然任重道远。有时候,不是农民不愿意走进农家书屋,而是农家书屋不够吸引人。农家书屋建成之后,还要在观念培育、运作方式、吸引举措等环节上下功夫,真正让农家书屋落地生根,让农民切实获得实惠。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