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参加光明日报社社企党建四方共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第一期专题培训班的学员们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宣誓墙前唱红歌。记者 孙金行摄/光明图片
游客参观上海二大会址纪念馆党章展示墙。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按:
11月21日,光明日报社在北京举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理论研讨会”,首都理论界1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对准确把握“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坚持不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激励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今天刊发研讨会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红船精神”:跨越时空的力量
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始终具有顽强精神的政党,这种“顽强精神”,形成于建党伊始,体现为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政治优势。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因见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和阐释了“红船精神”,并强调“‘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伟大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事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
革命精神历久弥新,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在瞻仰红船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11月30日,新华社配编者按重新播发《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次日《人民日报》等全国及各地主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刊发。12月4日,弘扬“红船精神”座谈会在浙江嘉兴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指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学习弘扬“红船精神”,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这提示我们,只有不断赋予“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作为首发《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重要文章的中央党报,光明日报始终将深入学习宣传、深化研究阐释、大力弘扬践行“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挖掘“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营造全党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的良好舆论氛围。要把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同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把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要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聚合知名专家学者,争取在理论研究阐释方面出成果、出亮点。 (作者:张政,系光明日报总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述的“红船精神”深刻内涵及其现实意蕴,与毛泽东同志及历代共产党人的思想高度契合,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红船精神”的本质,也可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特质。
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开天辟地、翻天覆地干大事的勇气——
毛泽东同志曾经从红船启航切入讲起过:“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干大事,就要有开天辟地的胆识,也就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干大事,还要有翻天覆地的勇气,也就是要有历史沧桑巨变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炼“红船精神”内涵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种“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内核,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的胆识和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要从事的开天辟地、翻天覆地的大事业。只有初心不改,才能一往无前,才能善作善成。
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仰——
中国共产党人自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就有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提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时,特别强调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党是由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奉行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信仰就敢于奋斗,就不怕牺牲。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支撑这种奋斗的理论基础和信仰基石,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炼“红船精神”内涵时也特别提到了这种“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只有坚定了理想和信念,才能不管风吹浪打,不怕急流险滩,才能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矢志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一心为民、团结一致的无私情怀——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时起,就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共产党所谋求的只是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全民族的利益、劳苦大众的利益;共产党的唯一任务,就是为民族与人民谋利益,绝无任何私利可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炼“红船精神”内涵时也特别强调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今天,要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营造对内对外团结一致的氛围,一是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维护核心、维护全党的集中统一;二是要团结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作者:杨明伟,系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研究员)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南湖红船时动情地说:“小小红船承载千钧。”
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理想信念。在当时,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有很大风险的。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过程中,又受到法租界巡捕袭扰。但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没有被吓倒,他们机智地将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完成。会议通过的第一个纲领,明确写入“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等内容。会议闭幕时代表们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这些都表明,党成立伊始,就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制度建设。制度是管根本、管全局的,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党的制度建设正是起源于党的一大。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是我们党最初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一大党纲规定了党的性质、党员条件、入党程序、党的纪律等方面的基本制度。由于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由于党对自身建设认识的深化,这些具体规定很快被修改完善,但其中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比如党员条件中要求“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入党须由党员介绍、候补党员经过一定考察期限才能被接收入党等,时至今日仍然被党所坚持。党一经成立,就将制度建设体现在党的纲领和决议之中,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充分体现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强大的制度优势和组织威力。
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党内民主。党的一大是在民主的氛围中召开的,会议大部分议程都是在讨论党纲、决议和今后的实际工作,其中不乏对一些问题的激烈争论,比如中共党员能否做官和当国会议员,以及是用和平还是武装暴动方式夺取政权等。另据一大代表刘仁静回忆,一大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中央局选举时,他没有投票给当时众望所归的陈独秀,而是投了主要论争对象李汉俊一票。这体现出党的一大的民主氛围。当然,从一大最终通过的党纲、决议和选举的结果看,大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同时也确保了集中,其中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深入挖掘。
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未来的领导集体。无产阶级政党有无力量,表现在它是否有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党的一大选举了党的第一个中央临时领导机构,开启了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中央领导集体的制度设计。此后,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逐步兴起。后来,从遵义会议到七大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同志是从红船走出来的一大13位代表之一。红船不仅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临时领导机构,而且孕育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肇始于南湖红船;南湖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作者:李颖,系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
从历史、现实与未来贯通的大视野来看,“红船精神”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又鲜明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奋进明灯。坚持精神源头与奋进明灯的统一,是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新时代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要把握二者辩证统一。
坚持初心与梦想的统一。“红船精神”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梦想的统一,蕴含了把中国革命事业引向最后胜利的精神基因。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一系列革命精神,都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直接相关,都是“红船精神”基因的继承和弘扬。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是始终坚守“红船精神”的核心价值追求、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政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必须时刻不忘初心,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始终坚定人民立场、与人民奋斗在一起,以旺盛的生机活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篇章。
坚持首创与固本的统一。“红船精神”所蕴含的首创和固本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就要在实践中丰富其时代内涵,在开新中更好地固本,把“红船精神”贯彻到全面从严治党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从根子上解决一些党组织中存在的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把党真正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坚持理想与实干的统一。“红船精神”宣示了党的理想追求,也昭示了理想的实现路径。共产主义是“红船精神”高扬的理想风帆,内在地要求党保持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实干中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远大理想。中国革命的航船是在惊涛骇浪中驶向成功彼岸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也不会一帆风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需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立起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当前,“四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特别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新的表现,党的建设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以优良作风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作者:赵周贤,系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
学习和理解“红船精神”,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洗礼和精神重振。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就要坚守我们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时代性。
坚守纯洁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的发展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首要的任务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由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决定的。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过滤、自我净化、自我革命的能力,这种对纯洁性的重要保障,是其他政党都不具备的。这也是我们在今天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保持初心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坚守先进性。政党一定要有理论的支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但并不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能够一往无前,而是必须在这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在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不断产生先进的思想以指导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在先进理论和先进思想的武装下产生的先进分子,则是推动政党保持先进性、拥有强大执政能力、秉持初心持续奋斗的动力之源。
坚守时代性。回顾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回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强烈的历史自觉意识,思考和关切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这是其始终保持政党活力,不断推进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关键所在。只有坚守时代性,才能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作者:尹韵公,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起点和源头,它在中国共产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与作用,这种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维度来说,“红船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必然环节,也是中华儿女开始找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路的显著标志。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复兴大业先后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红船精神”的产生,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才呈现出新的生机,中华儿女才真正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明大道。
从革命精神形成和发展的维度来说,“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发展的源头,是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它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正因为有了“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才有了前进方向。“红船精神”同后来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从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维度来说,“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航船的真正出发点,更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精神动力。红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才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来说,“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起点,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主义真正开始自觉地中国化,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的,正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入中国,才真正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维度来说,“红船精神”是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灵魂坐标,是推进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特有的精神、特有的主义和特有的理论,不断武装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坐标、思想坐标和灵魂坐标,成为推进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到胜利再到更大胜利的重要的动力源泉。
从“红船精神”的现实指导意义的维度来说,“红船精神”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承载着我们党的“使命”,是我们党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如何去实现这种初心和使命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扬“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船精神”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韩振峰,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和革命精神的源头,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具有丰富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
“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高度契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武器,同时也催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的诞生。“红船精神”的深刻底蕴在于它首先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倡导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创造性。它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时代呼唤。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代表了最早觉醒、走在时代最前列的中国先进的思想者和实践者。“红船精神”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旗帜,充满敢于斗争、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秉持忠于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深厚情怀,成为照耀中国大地、引领中国革命的精神火炬。它汇聚了时代精神精华。“红船精神”不仅高度凝练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立足人类世界发展的时代精神精华,而且深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意义上的时代精神精华。它不仅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且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对“三座大山”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理想境界和奋斗精神。
“红船精神”具有恒久的时代价值。“红船精神”是革命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贯穿革命时代、建设时代、改革开放时代的红色传统。这种恒久的时代价值是由“红船精神”的内在品质决定的,也就是说,上述时代内涵反映出来的人民性、先进性、创新性、坚韧性等特点,决定了“红船精神”与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和担负民族复兴大业的中国共产党是共生共存的。
新时代需要继续弘扬“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奋斗宗旨和精神状态,构成了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船精神”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本内容。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自信。“红船精神”既是传统革命文化的重要的、核心的内容,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层意蕴。“红船精神”是支撑“四个伟大”的精神源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有深厚的、持久的精神力量作支撑。“红船精神”不仅支撑了最初只有几十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走到了辉煌的今天,而且必将鼓舞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执政最久的伟大政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驶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作者:郝立新,系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红船精神”是早期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们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价值是永恒的,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的精神内核永远闪耀着光芒。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践行“红船精神”?我觉得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自觉的担当意识。“红船精神”所体现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人民前途命运强烈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新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一批勇于担当、始终冲在时代前列的共产党员,是不可能实现的。
善始善终的韧劲。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期间遭遇法租界巡捕搜查,代表们冒着生命危险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继续开会,如果没有对共产主义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他们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建党伟业就不会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行百里者半九十”警醒全党,告诫我们不能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红船精神”在这方面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深刻和永恒的。
敏锐的洞察能力。党的一大之所以免于被破坏,一个重要原因是代表们及时识破了法租界侦探的伎俩,这展现了他们高度敏锐的洞察能力。在今天的中国,各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会存在,如果我们缺乏敏锐的洞察能力,就容易迷失方向,作出错误的判断。“红船精神”闪现着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眼光,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 (作者:程美东,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做了重要部署,其中,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新时代学习和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弘扬“红船精神”的必然要求。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创造出辉煌。今天,我们已经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前景光明。但与此同时,党面临复杂的执政环境,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普遍存在,精神支撑问题凸显。党的纯洁性首先是思想的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新时代学习和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我们党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践行“红船精神”的必然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差异。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先进性表现为为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英勇奋斗、敢于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先进性表现为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奔向小康;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先进性表现为以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人民群众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尽管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归根结底要看是否代表并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学习和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我们党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孙晓莉,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十八大以后,中华民族站在了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强起来,既需要物质强大,也需要制度强大,还需要精神强大。民族无魂不立,国家无魂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在市场经济带来的某种世俗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精神懈怠,是难以实现强起来的。针对这种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使人的精神“硬”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宣传和解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此可谓实现强起来需要的精神基础。
我们要从“红船精神”汲取实现强起来的精神滋养。“红船精神”既是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精神,也是使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精神;既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又是继续前进、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既是“红色小船”承载远大目标的精神,又是共产党人掌舵“国家大船”的精神;既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精神,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伟业、砥砺奋进的精神,又是具有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的精神;既是使党成就伟业的精神,又是使党充满生机活力的精神;既是更好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所需要的精神,也是推进“四个伟大”所需要的精神;既是一大建党孕育出的精神,又是当今强党所需要的精神。
精神成就事业,事业需要精神支撑。实现强起来需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总体上步入了“发展起来”时期,这是处在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关键时期。要解决新时代即我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多更复杂更为严峻的难题,迫切需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实现强起来需要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是必须发扬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实现强起来需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实现强起来,就是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全国各族人民要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实质,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这就内在要求树立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作者:韩庆祥,系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的红色篇章,是对20世纪广大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历史的共同记忆。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源头。
革命文化建立在伟大的革命实践基础之上,这一革命实践是文化自信的实践之源。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革命斗争,包括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这些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蕴含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奉献精神,都为革命文化提供了营养。同时,革命文化也为革命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延安精神来源于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敌后抗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如果没有革命实践发展的需要,革命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文化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理论之源。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近百年中国奋斗史的重要意义,就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文化的形成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其蕴含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比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中蕴含的鲜明的群众观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坚持用革命文化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正是因为革命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 (作者:王炳林,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而这一追问,在其根本点上就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就是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动力之源。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已经证明,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也是新时代发扬“红船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
面对新时代,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来布局谋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自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真正对人民负责、努力倾听人民的诉求与心声。以人民满意与否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一切党员干部,都要顺应人民期待,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如果忘记这一点,就必然会背离我们党的“初心”,当然也会与“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背道而驰。
坚持人民立场,永葆人民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品质。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自觉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遇事同群众商量,尊重群众意愿,切实做到一切对人民负责。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负责。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需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要在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社会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发展的目标追求上,要坚持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既要把社会财富和公共产品做优做大,又要充分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体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邹广文,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红船精神”反映的是建党初心、立党根本。“红船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实践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为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使中国革命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没有自己的私利,红船上通过的第一个党纲,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的初心。
“红船精神”是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动力之源。它一直激励和鼓舞着党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党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洗礼中创造性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无一不是首创精神的体现。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理想顽强拼搏的奋斗史。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因为理想信念坚定,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带领人民把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团结统一、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立场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党始终依水行舟,与人民风雨同舟。这是党成功的秘诀。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奉献史。
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踏上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需要秉承首创精神,赓续奋斗精神,坚守奉献精神。这是十九大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闭幕后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的主旨所在。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应该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 (作者:欧阳雪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