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陈文世传授道具制作技艺。
“非遗”传人,坚守古老技艺
日前,在黄石镇和平村沟边自然村,记者见到了今年73岁的陈文世老人。他刚刚入选国家级“非遗”九鲤灯舞的省级传承人。
陈文世的“非遗”传习所里,摆满了“九鲤灯舞”的道具及制作材料。从艺已经42年的他,是目前极少数掌握“九鲤灯舞”道具制作技艺的老艺人之一。
“九鲤灯舞”始源于唐代“百戏”,其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全国少有。“所谓九鲤,并不都是指鲤鱼,而是9种不同的水族,包括龙(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金鱼。民间根据‘鲤鱼跃龙门’这一传说,以鲤为代表为舞蹈命名。‘九鲤灯舞’就是根据这9种水族的外形,扎制成9种不同的鱼灯。”陈文世一边向记者展示鱼灯道具,一边解释道。
“九鲤灯舞”的整套舞蹈亦有特定的身步、技巧、阵法和程序。陈文世说,制作道具时,每种鱼灯肚下中间都会装上木把,灯内点上洋油蜡烛,舞队以手持鱼灯的9人为主,并配有5人手持火把,4人肩扛龙门,加上后台配乐,整支舞队大约25人。舞者身穿古装,足踝各系2只小铜铃,随着时缓时疾的锣钹鼓打击乐的节奏,进行“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跳龙门”5个程式的舞蹈演绎。“整个表演过程,表演者都是半蹲进行。”陈文世说,“九鲤灯舞”的舞步近似莆仙戏中旦角的套路,需踮着脚前掌,这样摇晃时才能表现出在波涛之中的形态。
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遗”的“澄瀛高跷”,以特有的步法、夸张的造型和高超、幽默的表演,也成为黄石众多“非遗”中的一道艺术奇观。
走进澄瀛村“澄瀛高跷”传承人余荣烈家中,一副2.5米高的高跷格外引人注意。“高跷(俗称柴戈)的道具高度各不相同,一般从60厘米到2.8米不等。这副2.5米的高跷,是我参加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开幕式演出时用的。”余荣烈告诉记者,高跷道具的高度,一般根据演员的年龄以及掌握技巧的熟练情况而定。
“澄瀛高跷”是莆田地区“高跷”表演出现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广场民间舞蹈艺术,可上溯至唐明皇的宫廷教坊歌舞,至今有千余年历史。其表演艺术揉进了莆仙戏曲舞蹈艺术、民间武术、杂技等元素,不仅舞技丰富,表演内容也多姿多彩,极具地方特色。“比如我们在表演的步法上有单足跳、大跨步跳、金鸡独立等;身法上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各45度以上的姿势;还有骑肩人,器械武打的单练、对打等高难度动作;再有模拟动物、水族和莆仙戏传统科介中的夸张造型等等。这些步法、身法和造型,融合了很多元素,又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余荣烈介绍道。
“‘澄瀛高跷’的表演内容也非常丰富。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演出节庆和场合排演不同的表演内容。”余荣烈告诉记者,“澄瀛高跷”节目表演内容多以小戏剧、小品体现,如《妈祖出巡》《西游记》《龙王嫁女》《祝寿舞》等经典节目,在内容上兼具地域特色,极具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