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鼓楼区 > 正文
福州鼓楼区打造文化强区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17-11-28 11:46:53 来源:文明风

 

文艺演出

文明风11月28日讯(通讯员 魏淑佳)鼓楼区始终坚持围绕文化强区的工作目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市民群众文化素质,为建设现代化的省会城市首善之区提供文化支撑,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重”提升文化品质,打造群众文化精品

鼓楼区以为市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宗旨,持续推动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带动文化普及,持续提高市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一是重形式,推动基层文化普及。持续开展“百场文化活动进社区”活动,完成了20场“书香鼓楼 品味社区”阅读活动,举办了“金鸡报晓福满春”——庆元旦、“百日攻坚”文艺演出、“福聚鼓楼 爱在社区”文化公益行、、“两节·春风送暖”慰问活动启动仪式、“书香之州”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4.23世界读书日”最惠购书节、“守《准则》、树新风”移风易俗宣传、八一建军慰问文化演出、“优雅鼓楼·吟诵经典”舞乐晚会启动仪式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市民群众带去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二是重培训,提高群众艺术鉴赏力。鼓楼区针对不同人群,持续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市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鉴赏水平。以青少年为培训对象,举办三坊七巷名人诗词鉴赏公益培训,选派舞蹈志愿者进未成年教管所和开智学校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艺术扶贫工作;针对基层业务骨干,组织各街镇文化站站长参加省、市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街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针对市民群众,举办“幸福鼓楼·丝竹新韵”、“魅力鼓楼·文化润泽”书画鉴赏会等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三是重建设,打造公共文化阵地。鼓楼区数字图书馆一期工程于9月30日建成,并正式开放,温泉等两个街道的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完成,目前我区10个街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并达到二级以上标准,69个社区文化普及服务站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每周开放时间达到40小时以上。第二期“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物流运营服务项目”已验收,第三期的布点选址工作也顺利结束,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文化平台。四是重交流,提升业务水平。“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持续加强文化交流,邀请台湾花莲的表演艺术家,与我区文艺工作者一起在三坊七巷光禄吟台开展海峡两岸大联欢同台演出,展现海峡两岸文化魅力;区文化馆承办长笛中外作品音乐会;围绕“幸福鼓楼区·丝竹新韵”主题,邀请来自美国夏威夷音乐学院的李璧传教授等走进文化馆、街镇文化馆、社区,为乐迷朋友带来一场饕餮盛宴;与台江区文体局、台江区文化馆等各县区文化系统进行馆际交流活动;区委副书记王振松带领鼓楼区文化访问团一行15人赴马来西亚诗巫市参加2017年婆罗洲文化节文化交流活动,受到海外乡亲的广泛好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其它热图

梅列区召开创城迎评工作部署会

秀屿区召开迎接省级文明城区总评工作会议

思明前埔南社区举办第三届“邻里守望节”

闽侯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总评迎检再动员部署会

福州鼓楼区打造文化强区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