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三明> 大田县 > 正文
大田县:编织“三张网”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http://wmf.fjsen.com 2017-08-15 17:20:00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8月15日讯(通讯员 高上钗)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今年来,大田县农村大批年轻夫妻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孩子只能留在家里或者寄宿在学校。据统计适龄留守儿童,全县达8969人。在创建第五届省级文明县城活动中,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难题,县里相应建立健全关爱机制、搭建关爱平台、结对关爱帮扶等措施,通过编织“政府工作机制网、社会福利保障网、心理疏导安全网”,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编织政府工作机制网。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跨部门、宽领域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成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大田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明确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措施、“留守儿童之家”和“爱心妈妈”工作职责等制度,建立完善了表彰奖励机制,为深入开展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至目前,县、乡镇、村三级妇联组织,对全县6538名留守儿童均建立了档案。在湖美、文江、建设、济阳等乡镇和赤岩社区成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坚持“以活动促活力、以活动促关爱”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关爱活动,全面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激发留守儿童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使广大留守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县里建成永大陶瓷创意园和后华村种植基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实践服务平台。今年1一7月份,湖美、梅山、前坪等中小学,共有15批留守儿童650名,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创意园,通过体验活动,使留守儿童更加了解社会,了解陶瓷各种知识,在实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与才干,体验产业工人的艰辛与快乐。暑假期间,城关第三小学四年级的38位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步来到距学校9.5公里均溪镇后华村,开展“快乐体验、幸福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白天,学生们参加田间劳动,到村里“五保户”家中慰问,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晚上住在基地的宿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38位孩子参与田间劳作的每一个环节:种植、浇水、施肥、除草、治虫、收获等,当地农民当起了植物科普讲解员。其中一位学生柯宇杰说:“参加劳动虽然很辛苦,但也很高兴,认识各种蔬菜特性与种植要点,我们感到无比的快乐”。

编织社会福利保障网。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结合大田山区实际,出台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政策文件,为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提供政策保障,解决留守儿童的“黑户”问题。妇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全县12所中心小学、幼儿园和2个社区“留守流动儿童之家”配送了总价值32万元的电脑、电视、DVD、电钢琴、各类图书、体育器材等教育教学设备,进一步健全“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学习辅导、手工制作等各项服务功能,为留守流动儿童搭建了一个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健身娱乐的服务平台,让外出务工的家长与子女、学校随时能够取得联系,增进感情,了解实情,密切亲情。建立健全了各乡镇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和法律援助中心,建成13个维权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长期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各留守儿童之家以师德教育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去向及联系电话、监管人基本情况、学生本人思想、学习、行为表现、心理状况等,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学校老师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动态,坚持教师家访制度,倡导广大教师坚持做到“五必访”,即留守儿童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适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格局。湖美学校留守儿童156名,占学生36%,每月进行“走访”活动成了该校老师的必修课。大田五中召开“关爱助成长留守不孤单”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会上,学生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和对父母的思念。两位老师对学生们提出的困惑作了疏导,鼓励孩子勤奋好学,不要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及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勉励孩子鼓起生活的勇气,做生活的强者;教孩子采用打电话、写书信、制作节日贺卡等方式多与父母沟通,增进感情。校方领导表示: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的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8-15龙岩“创城大妈”服务社区共创文明城市记
  • 2017-08-15“高校旅游”莫火了生意丢了文明
  • 2017-08-15文明高校游不能仅靠自觉
  • 2017-08-15文明“蹭凉”也是一种自爱
  • 2017-08-15互助是文明的正确打开方式
  • 2017-08-15创城进行时丨宁德:第二次创建文明城市总评迎检工作推进会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