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健身在厦门市民中引发热潮。资料图片
为进一步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厦门市体育局联合海西晨报于7月14日发起“我与全民健身”有奖征文活动,邀请读者朋友从自己或身边人入手,抒写健身故事、分享健身经验、传递健身理念。征文消息发出后反响热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来稿近200篇。我们收到一批文笔质朴、感情真挚的优秀征文。今天,是第九个“全民健身日”,本报择优选登部分获奖征文,以飨读者。
不喜欢的事才需要坚持
文/王晓萍
“你健身这么久,瘦了多少啊?”每每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就知道对方把“健身”和“减肥”混为一谈了。我相信大多数掉进“健身坑”里的人是不会抱着减肥目的而健身。我本身也经历了从减肥到健身观念转变的过程。
大学以前的我讨厌一切会流汗的运动,除了游泳。高中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劳逸结合,每天傍晚都有800米集体跑,那时简直恨死跑步,唯一乐趣就是看前排同学搞笑的跑步姿势。结束了高中生活,体重也结束了两位数时代。进入大学,我下定决心要减肥,从讨厌的跑步开始,配合天气去游泳。一放暑假,我就发现,没地方跑步,路跑还得和汽车尾气做斗争。
两年前,我走进了健身房,看到一些身材已经不错的男男女女还在努力撸铁,当时还挺纳闷。渐渐地,我才明白,健身并不是以瘦为美,而是追求健康、线条、比例、肌肉等,还有各种考核指标,最直观的就是体脂比。
一般在无氧训练之前,我会做一些有氧运动出出汗,例如尊巴。之后的无氧训练锻炼心肺、肌肉、塑形等。
不少教练会常说一句话:三分练,七分吃。说到这,大家别又误以为:既然不以瘦为美,那就可甩开膀子使劲吃了。以自身为例,我的午餐、晚餐主食基本是玉米、地瓜、土豆泥、鸡肉、鱼肉、牛肉等,搭配各种蔬菜,少油少盐。偶尔奖励一下自己,会吃大餐。个人十分反对节食以达到减肥、健身的效果,这违背了“健康”的原则。除了一日三餐,上午和下午还可以加餐,吃些小零食,如坚果类、苏打饼、无糖饮料、咖啡等。有些零食其实是健身禁忌,尤其是宵夜。
现在,我基本保持一周健身两次的频率,除了工作,其他的活动、饭局、闺蜜约会都排在健身之后,雷打不动。心情好的时候,“去健身吧”;心情差的时候,“去健身吧”。后来,我喜欢上了健身的感觉,可以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满脑子只想着把动作做好、做标准,才能锻炼到肌肉群。
健身其实是一件孤独的事,身体上又辛苦又酸痛,但收获的是喜悦、自信。当它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时,就不会觉得坚持很辛苦。
我选择瑜伽
文/朱培培
电影《卡萨布兰卡》 里有句经典台词叫: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而我想说的是,我现在的气质里藏着我练过的瑜伽。
大学那会儿,跟舍友讨论体育选修课,也就是那时,瑜伽走进了我的生活。依稀记得那时我是只胖嘟嘟的丑懒鸭,又胖又懒。瑜伽于我,仿佛爱丽丝进入梦境般打开了全新的世界。
精于瑜伽者大多身轻如燕,霞光倩影又恍如武侠世界,令我着迷。我会的招式不多,都是些入门的基本功。但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千年的武学术语,用来形容瑜伽却是再恰当不过了。古往今来的武侠世界里,往往越是简单的招式威力越强大。好比瑜伽,看似简单的姿势,却极具内涵。比如大拜式,曲腰俯身,额头触地,舒心凝神。每一次的俯身大拜,都能让我感受到来自自然的强大力量,好像身躯伏地的同时,把那颗浮躁的心也放到了最低处,低到了尘埃里。而我享受着这种化身尘土的缓慢过程,渺小而虔诚。
对于刚入社会,喜欢宅家,渴望美却又懒惰的我,很多时候运动都会受到气候、环境、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唯有瑜伽,一块垫子,一处平地,一方静心足矣。试想一下,在周末晚上关上手机,在床上、客厅地板,甚至于阳台,放慢生活节奏,调整呼吸,感受肌肉的微微收缩,享受肢体伸展,随着每一次缓慢的呼吸,释放来自生活工作的压力,净化那烦躁的灵魂,这就是瑜伽的魅力。于我而言,瑜伽不是一种普通的健身运动,反而更像是一种修行、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品质。瑜伽很美,树式似棵松,鱼戏式似张弓,美得云淡风轻,却又让人活得璀璨精彩。
朋友你会选择什么运动呢?我选瑜伽!
健身,是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文/韦玛琍
我家住在南湖公园附近,每天清晨或傍晚时分,只要没有下雨或者浓雾,我都会花上10分钟步行到南湖公园。
步行成为我最经常进行的健身活动,有时候即使身体有点不舒服,我也提醒自己能走就走。一些专家说,老人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适当健身运动,能有效预防疾病。这固然不是绝对的真理,但对我而言有一点是肯定的,通过坚持步行,我的肌肉、关节得到了锻炼,而不至于僵硬。
我经常“混”在不同的健身活动中,和着轻柔的音乐,与不同的人群开展太极拳、柔力球、木兰拳等活动。动作算不上规范,但那不重要,我只是想活动筋骨而已。
一边慢走,一边看着不同人群在树下空间聚集,遛鸟、下棋、聊天、划船、放风筝……这种休闲自乐的慢生活,给了我较好的心理减压。
在这座健身与休闲融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公园里,我一边散步,一边欣赏风景。灌木地中的锦绣杜鹃、栀子花,草坪中的马蹄金、麦冬、红叶炸酱草,湖边四周的纸莎草,这里一簇美人蕉、大丽花、芍药,那里一丛麦鸢尾、郁金香、紫露草、丁香、月季等,丰富的花卉景观,营造惬意舒适的公园环境,让我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其实,步行不只是我健身的本体需要,更是超越本体的精神需要。我常常为此告诫自己,我必须分秒珍惜这种身心自由的健身活动。
碧海青天,闻风而动
文/陈惠群
我是身形缥缈体态轻盈的瘦子,常常生病常常吃药常常失眠,曾经消极而彷徨。培根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我想说,健康的心态是灵魂的食粮。
近年来,心理疾病患者逐步增多,在这个不得个抑郁症都不好意思出门的时代,心态健康远比生理运动更为重要。
我独爱步行,喜欢在下午,阳光还温柔的时候,沿着环岛路,清风为伴,阳光为衣,头顶寂寞的蓝天,一路前行。我享受漫步的感觉,海风擦着脸颊,内心足以平静,仿佛每个细胞都在唱歌。
我曾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举着伞漫步椰风寨海岸,海滩上的人很少,海面灰蒙蒙的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这样壮丽式的辽阔,倒是不多见。雨中漫步海滩,倒也有一番滋味。海边散步,不失为一种完美的运动方式。
大海是最容易叫人惭愧的。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曾是多么残忍地辜负自己的胸怀,虚度年华。大多数人活得越来越拥挤狭隘,内心的郁结快赶上一团线。披着阳光,散完步,躺在沙滩上,碧海青天,顿时在胸怀。云深处,水蔚蓝,所有的悲伤难事都显得通透释怀。
生命是一场邂逅,也是一场慢跑。适当的每天运动,都是喂饱懈怠消极生命的方式,如阳光般灿烂的心态才是健康的食粮。运动,是通向阳光的道路。让我们碧海青天,闻风而行,为健康和自由歌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