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国学热背后 师资难题怎么破?
http://wmf.fjsen.com  2017-06-12 08:59:50 卞军凯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国学课

共识 办国学教育,师资是关键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晨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每个周三下午放学后,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都会响起洪亮的诵读声。从2015年开始,这所新建的学校就成立了国学兴趣小组,后来成长为拥有约30名学员的儒雅国学班。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学班不仅教授经典诵读,学生们还穿上了量身定制的汉服,跟着老师学礼仪。“同学们,双手慢慢合起来,手放在胸前,像古代文人一样彬彬有礼,体现出汉服的美……”

经典诵读在小学校园中已十分常见,但古代礼仪等国学课程却十分稀缺。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郭俊清介绍说,能办起比其他学校更有特色的国学班,该校的师资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招考了一位有文言文专长的年轻老师,她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还自学了诗歌吟诵、汉代礼仪等内容;此外,还到校外聘请了书法顾问和古琴老师,丰富了国学课的内容。”郭俊清说,对于国学教育而言,有师资力量才能挖掘学生的兴趣。

办在莆田沿海农村——秀屿区埭头镇樟林村的蚶山书院,是为村里留守儿童举办的国学课堂,同样渴望专业、稳定的师资力量。“场地、招生、经费这些都可以解决,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老师,特别是对于偏远的沿海农村而言更加困难。我到处去打听、寻找,花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樟林村党支部书记林志强介绍说,直到去年下半年,莆田学院专门组建了一支16人的支教队伍,每周4人一组到蚶山书院来上课,师资难题才算得到初步解决,书院也有了连续办下去的基础。

在秀屿区,团区委指导引航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创办了“周末公益国学班”,其中仅幼儿部就设有3个学员班。据介绍,这里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国学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海警二支队团支部、秀屿消防大队四新中队团支部、莆田市第十中学团委、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团委等多个团组织的青年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为国学课堂提供了颇为广泛的师资来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