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安,有一群守护惠女风情的人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舒婷《惠安女子》)
惠安女是我省极具特色、闻名海内外的女性群体,惠女文化成为我省重要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在惠安,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热爱惠女文化,长年孜孜不倦地研究、传承、弘扬惠女文化,推陈出新,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呵护这个闽南原生态文化的瑰宝。曾丽明、李丽英、王汉坤,就是他们中的代表。近日,记者来到惠安,和他们一起感受惠女的美丽风情。
东南网5日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陈秋红 文/图)
曾丽明编导的群舞《姑嫂绣》。
曾丽明:为惠女编排最美的舞姿
“新木屐,穿一双,唱歌聊曲真轻松,添柴添火闹匆匆,五谷丰登好年冬!”
惠安文化馆原副馆长曾丽明,兴致勃勃地一边用闽南语吟诵,一边合着节拍即兴起舞,全然不像一位64岁的老人。
“惠安女是独一无二的女性群体,名扬海内外。我是土生土长的惠安人,有责任用艺术的形式,把这个群体的美好形象充分展示给世人。我要感谢这块土地,感谢它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题材。我只觉得,做不好对不起我的良心。”在谈到为什么长期执着于惠安女题材时,她说。
很难想象,这位20多年来创作了17个与惠安女有关的舞蹈节目,屡获国家级大奖的她,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
曾丽明笑着说,16岁那年,她进了县文艺宣传队,走上文艺表演的道路。当时为了普及样板戏,她被选送到省里学了1个月的《红色娘子军》,后来又转入高甲戏剧团学戏。“我不是科班出身,非常珍惜每次进修学习的机会。有一次文化部组织培训,机会难得,我把宝宝交给我妈带,整整学了1个月,周末都没有休息。”她说。
1985年,曾丽明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她被调到县文化馆,开始了她的舞蹈创作生涯。
这第一出戏该怎么排? 缺乏编舞经验的曾丽明发愁了。这时,原高甲戏剧团的一位编导建议她到乡下走走。曾丽明来到惠北地区,看到当地老艺人根据元宵节民俗——抢七星灯活动改编的民间舞蹈,其中惠女的形象让她感触尤深。回来后,她和别人一起创作了舞蹈 《七星灯》,生动再现了当地群众在节日期间“游灯”“戏灯”“抢灯”“舞灯”的情景,没想到一举获得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
《七星灯》的成功大大激发了曾丽明的热情,从此她专注于惠安女题材的舞蹈节目创作,《好年冬》《海网渔歌》《赶送节》……佳作频出,连连夺得大奖。
曾丽明告诉记者,她一有空就下乡,认真观察当地的风情和渔家女特有的动作,反复揣摩提炼。她说:“惠安女的形象太美了。有一次我在海边看她们织网,见她们织一会儿,就抬头往海上看,有时会叹一口气,我就想,她们可能是在思念海上的阿哥或亲人。《海网渔歌》就是这么构思出来的。”
曾丽明曾多次拒绝办班赚钱的邀请。她说:“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想赚钱,你就没办法专心去做这个事业。”在她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如今惠安县已拥有一支颇具实力和特色的惠女艺术团。艺术团多次赴上海、深圳、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充分展现惠安女美丽动人的形象。
2013年,曾丽明退休。热爱舞蹈的她依然奔走在艺术实践的第一线,到学校、文化馆、少年宫指导排练。
李丽英(左)在打扮小惠女。
李丽英:我在小岞用青春作画
“我做过什么?我开过广告公司,扛过石头,学过油漆活,当过裁缝,卖过鱼,拉过大锯,经营过影楼……”37岁的李丽英一边对记者说,一边不时捂着嘴笑。
在小岞镇赤湖林场的民宿“惠女家园”,这位干练的老板娘头戴花头巾,身着自己改进的红衣蓝裤的传统惠女服饰,腰系精美宽大的银腰带,和记者侃侃而谈。
记者说,看到了她在惠安小鱼网的一篇文章,写她这些年的历程,题目叫作“我在小岞用青春作画”。李丽英笑着解释:“我是土生土长的小岞人,特别喜欢家乡的文化。你看我背后这面墙镶的一块块木板画,上面刻着不少历史故事,这是我拆了4张老床拼出来的。我在外面打拼这么多年,最后还是决定回来,就是喜欢家乡的民俗风情。我想把它们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
李丽英介绍,她在泉州、惠安城关开影楼时,就认识了一些摄影人士,常为他们联系去小岞拍照的吃住事宜。后来找她的人越来越多,她便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2013年5月,她回乡创办了惠安黄斗笠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惠安女创作基地,制作传统惠女服饰,成立惠女模特队,接待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
回到家乡的李丽英发现,当地很多年轻的女孩不穿传统服饰了,一些传统的民俗风情也有所淡化。怎样让乡亲们集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李丽英想到一个点子:办一场惠安女民俗春晚!
从2013年8月开始筹备,到2014年大年初二演出,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李丽英编排节目、设计舞台、制作服装……忙得不可开交。她说,光演出服饰就要做近70套,做了1个多月。做完要让演员试穿,再改进,再试穿。演出前一天是大年初一,她还在和工人们一起赶制演出服装,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
李丽英说:“演出那天人山人海。一位高中生上台表演,她是第一次穿上惠女传统服饰,她的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眼泪都出来了。最可爱的是穿惠女服饰的小演员,一上场就引起轰动。过去本地小孩子都不穿惠女服,这场演出后,很多人到我这里给小孩买服装。”
成功举办了民俗春晚,李丽英信心大增,又有了新想法:当地有不少传统小吃,现在很少见了,何不再来一场美食节?去年2月,美食节在李丽英家附近的海边空地举行,蒸猪母仔、煎麦堆、地瓜粉团……这些传统美食不但让游客大快朵颐,也勾起了当地人美好的儿时回忆。
李丽英介绍说,她成立了惠安女服饰研发中心,探索在保持惠女传统服饰基本样式的基础上,增加时代感,提高舒适度和便捷性,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从2006年开始,她开始有意识地收购、收藏惠女服饰。同时四处访问老人,对各种样式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产品。
如今,李丽英开发出贴贝系列品牌服装,每个年龄段的女孩子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款式。记者看到,这些服装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显得时尚美观。
王汉坤展示自己制作的斗笠。
王汉坤:指尖功夫造就头顶奇葩
走进净峰镇王汉坤老人的惠安女服饰传习所,记者感到眼花缭乱——头顶是一盏盏用大大小小的黄斗笠拼成的精巧花灯,周边是穿着各色惠女服饰、头戴黄斗笠的模特。
“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叫作‘一个头饰照半身’。穿传统惠女服,一定要配黄斗笠,这样才显得地道、好看。”王汉坤老人说。
他的孙子王基法正跟老人学艺。小王介绍,老人今年67岁,12岁开始在村里学做斗笠,迄今已整整55年。“做斗笠很辛苦。单调又枯燥,而且要长时间弯腰,时间久了就腰酸背痛。不过我还是想把我爷爷的绝活学会,毕竟这是我们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不能丢了。”
王汉坤老人现场为记者演示斗笠的制作。斗笠由竹篾编成。老人用刀将竹子破开后,用手一层层撕开竹篾,连撕18层,不但每一根竹篾中间不断,而且长度、厚度几乎一模一样,就如用机器加工的。王基法在一旁笑着说:“这是我爷爷的绝活。”
“我的斗笠全部手工制作,做一顶需要三五天。正常使用的话,二三十年不坏。你用脚踩上去,它都不会坏。当然,不要踩斗笠尖。”据介绍,到老人这里买斗笠的,不但有国内游客,还有东南亚、日本的客人。
王汉坤给自己的斗笠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作“凤美笠”,去年注册了商标;用“凤美笠”拼成的花灯,还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老人告诉记者,传统文化要让年轻人喜欢,就要根据他们的喜好,不断改进。比如他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年轻姑娘甚至小女孩戴的斗笠,和不断改进的惠女服装搭配。再如,过去成年人戴的斗笠,直径一般是17厘米;现在不少人骑摩托车,风一吹,斗笠就不好戴了。他就把斗笠直径扩大到18厘米,大家果然反映戴得牢了。
王汉坤老人平时热心公益。当地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只要用到斗笠道具,他都无偿出借。学校放假,他请孩子们到传习所参观,为他们传授斗笠制作工艺。元宵佳节,他会带孩子们拿着他的斗笠花灯上街,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