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4日讯(福建日报郭培贵 )明代福建科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共考出举人8230名、进士2307名。其中,同安县属于科举比较发达的县份,共考出242名举人、80名进士,排在莆田、晋江、闽县、漳浦、长乐、龙溪、侯官、福清之后,名列全省第九位。
按通常情况,县城因是一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交通的中心,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县城及其周围地区往往成为一县科举最为发达的地方。但同安县却是个例外,其科举最发达的地方不是在县城及其周围地区,也不是在陆地,居然是在孤悬大海中的金门岛。
当时金门连“里”都不是
“里”是明代福建县、乡之下编制人户的基层单位,其下尚有最基层的“都”的设置。要弄清明代金门岛究竟考出了多少举人和进士,就得首先弄清明代金门岛的地理位置尤其行政建制,因为这是判断文献记载的举人和进士是否属于金门岛的前提依据。
承袭宋、元,明代金门岛仍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管辖,其“在大海中,去县治九十里,水路五十里”,旧称“浯洲屿”“浯洲”,或“仙洲”。
岛呈哑铃状,“广袤五十余里”,其上“有山十数,其最高者曰太武”。全岛面积133平方公里,小于同省的平潭、东山二海岛,稍大于厦门岛,为福建第三大海岛。因其为控扼漳、泉之间的海上门户,自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在其上设守御千户所,号称“固若金汤,雄镇海门”,始称金门。
明代同安县下设有在坊、长兴、同禾、民安、从顺、翔风、感化、归得、仁德、安仁、积善、嘉禾共12里,除县城在坊里领有两隅外,其他11里共领44都,分布在县城之外广袤的陆、岛之地。
当时的金门岛既不是乡,也不是里,只是翔风里下属的第17、18、19三都之所在。可就是这样一个孤悬海外的偏僻岛屿,却成为明朝正德以后闻名遐迩的科举兴盛之地。
66名文举人和19名文进士
那么,自洪武五年(1372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金门岛共考出多少举人和进士呢?这个问题表面看来似乎简单,但深究起来却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界定金门岛举人和进士的标准难以确定。
具体说来,是把祖籍在该岛但现籍已迁出该岛的举人和进士,以及现籍在该岛的举人和进士,都视为金门岛的举人和进士呢,还是仅把现籍在该岛的举人和进士视为金门岛举人和进士?
通常而言,因明代士子无论入学还是应试科举,都要遵循在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原则,所以目前学术界在确认举人、进士的属地时,采用的一般也是以现籍地,即考生报考时户籍所在地为准的原则。但在现存方志文献中,编纂者为显示本地文化发达、人才众多,又往往存在着把祖籍虽在本地但在中举前甚至数代之前就已迁籍他乡的举人和进士都一律载入本地方志的情况,如研究金门科举首先需要参考的《金门志》就是这样做的。
又由于《金门志》所载举人实际上包含了金门、烈屿(翔风里第20都,今称小金门岛)和大嶝三岛的举人,所以,要研究金门岛的举人、进士,首先就得把这三岛的举人和进士区分开来。
经统计,可知《金门志》卷八《选举表·举人》所载明代金门、烈屿、大嶝三岛举人共94人。经笔者考证,可知其中的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黄时懋、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龚天池2人皆属误载,故应减去,这样就剩下92人;同时,笔者据《泉州府志》《同安县志》等文献记载,又补入了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陈琳和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张瀛2人。如此,则三岛举人共应为94人。其中,金门84人,烈屿、大嶝岛各5人。
这里所说的84名金门岛文举人,实际上包含了现籍在该岛和祖籍曾在该岛而现籍在其报考前甚至数代之前就已迁出该岛的两类情况。因只有报考户籍,即现籍在金门岛的举人和进士,才是真正从金门岛考出去的举人和进士,所反映的是金门科举的成绩,也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评价明代金门科举实力及其影响的依据,所以,这就需把两者区别开来。为此,笔者在全面搜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逐个的考证与甄别,结论为:明代金门岛共考出举人66名、进士19名。
从其举人、进士产生的时段分布看,91%的举人产生于正德五年(1510年)以后,进士则全部产生于正德九年(1514年)之后。明代金门科举真正步入辉煌期是在明后期,而此前的明代近一个半世纪则处于相对沉寂状态。
重解“八鲤渡江”“五桂联芳”
明代祖籍在金门岛而本人户籍在中举前甚至几代前就已迁出该岛的举人,自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科以“北京锦衣卫官籍”身份考中顺天乡试的张定,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以“晋江县籍”身份考中福建乡试的张朝綖,共有18名,其中进士7名。
这些举人、进士,已不能径称其为金门举人或金门进士。以报考户籍是否在金门岛作为判定是否属于金门举人和进士的依据,相比《金门志》记载的举人、进士数尽管有所减少,但只有这样,才符合历史真实。
关于金门科举,社会上乃至学术界一直流传着两个佳话,一是“八鲤渡江”,说的是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乡试中,金门岛有蒋孟育、黄华秀、张继桂、黄华瑞、赵维藩、蔡献臣、陈基虞、吕大楠等8人同中举人;一是“五桂联芳”,说的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金门岛有蒋孟育、黄华秀、张继桂、蔡献臣、陈基虞等5人同中进士。但核之万历十七年(1589年)、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履历便览》以及《闽省贤书》《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等文献的有关记载,可知比作“八鲤”中的前5人和“五桂”中的前3人,仅其祖籍在金门,而其现籍已迁出金门,故他们已非严格意义上的金门举人和进士。
科举成就辉煌
考出会元并有官至阁臣者
事实上,即使除去这18名仅祖籍在金门而报考户籍已迁出岛外的举人,也并不能动摇明代金门岛在同安、福建乃至全国科举中的显赫地位。
明代金门岛科举的辉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同安县科举中具有明显优势:以三都之力,考出的举人、进士分别占了同安县举人、进士总数的27.27%和23.75%,还考出了明代同安县唯一的会元、庶吉士,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会元、庶吉士许獬;还有同安县唯一的鼎甲进士,即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探花林釬。
其次,在福建乃至全国科举中具有一定优势:明代全国举人考中进士的平均比率接近24%,而金门居然达到了28.79%,超出全国平均比率4.79个百分点。明代全国共设193个州、1138个县,州、县均有举人为77名、均有进士为18名。以此计,则仅有三都之地的金门岛考出的举人实际上已接近明代州、县的均有举人数,考出的进士比明代州、县均有进士数还多出1名。
其三,金门士子通过科举走出金门岛,在京师和全国各地任官者也不同凡响。目前能确认金门举人和进士官至者有57人,占总数的86.36%。其中,京官11人,尤以官至正三品的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林釬最为显赫。
有明一代,阁臣出自海岛者只有两人,一人是弘治年间的海南岛人丘濬,另一人即崇祯时的金门岛人林釬。明朝在海南岛设琼州府,领有14个州、县和15所府、州、县儒学;而金门岛仅设三都,连1所儒学都没有,产生阁臣居然与海南一样多,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金门人蔡复一,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天启年间官至兵部左侍郎,“总督贵州、云南、湖广军务,兼巡抚贵州,赐尚方剑,便宜从事”,卒赠“兵部尚书”。因其事功卓著,故张廷玉《明史》为其立有专传。
另有地方官40人,其中省级官员1布政使、1布政司参议、2按察使、2按察副使、1佥事,府州县官员有4知府、3府同知、5知州、17知县。此外,还有6名县儒学教谕。
他们分别任职于南北直隶、山东、浙江、云南、广西、江西、四川、广东、湖广和福建等直省,地域分布十分广阔,为各地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3-15排队候公交有“文明范”才会有形
- 2017-03-15代表委员为文明旅游建言献策:提升公民素质从小事抓起
- 2017-03-15国家旅游局: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保存期限视情节而定
- 2017-03-14明溪县开展文明旅游“互联网+旅游扶贫”创业创新培训
- 2017-03-14梅列区:全民参与义务植树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2017-03-14【两会话文明】姜昆:用曲艺精品引领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