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亿网民,3.25亿看过网络直播,这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截止到今年6月的数据。网络直播横行的当下,"网红"早已不是新鲜词,网上也充斥着各种"如何成为网红"的经验帖,甚至很多青少年将"网红"定位为将来最期望的职业。关注之下,他们已经和公众人物一样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网红无论作为职业还是作为爱好,本无可厚非,但网红不文明现象却层出不穷,一些平台和网络主播为追求利益,追求所谓"红",频繁放"大招",罔顾道德和文明底线,在价值观引导上,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负能量,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
"网红"要红,总要靠追求与众不同,有的要靠长相、身材、才艺、语言等,也有的会持续不断将自己的特色晒在网上,将出色的才华、坚忍和善良展示给粉丝。用核心价值观来衡量的话,正能量的网红应当凭专业精神、生活智慧和诚意、勇气来获得公众关注,给越来越多想要成为"网红"的人提供借鉴,如此传递积极向上的满满正能量,"网红"才会红得长久、红得漂亮。
今天的直播乱象中,"网红"并没有原罪。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权利,网络直播也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可以展现才华的舞台。然而"网红"本来应该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但看一些"网红"的表现,显然不是靠比才华、比能力、比知识,而是在比丑,比言行的丑、比价值观的丑、比道德的丑,这种丑无底线、无下限,迎合了部分围观者的"嗜臭心理",造成网络直播嗡嗡乱象,给互联网文化生态蒙上一层丑陋的面纱。
三观不正的"网红"们也冲击着我们固有的精神家园和道德操守。曾几何时,恶搞成为互联网一大标签,直到现在的"网红"时代,网红明星们已拥有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粉丝量、收获巨大的利益,而恶搞和突破底线的行为却仍生生不息。博人眼球、争夺注意力注定成为最白热化的竞争,为吸"粉"花样百出的降低逼格,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吸引着无数粉丝的眼球,牵扯着成千上万人的神经,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如此"网红"越红,网络世界便越黑越丑。
层出不穷的直播丑闻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守住"网红"时代的文明底线已战事紧急,而守住文明底线只靠自觉是不行的,监管和引导的重担最终还是落在政府部门身上。要把握好"网红"这个源头,对于虚拟社会的道德失范便不能听之任之,对于经常传播低俗、负面信息的,要及时予以引导、限制甚至封杀,应加强对粉丝、网友的教育引导,弘扬网络正能量,倡导文明的网络使用习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良好社会心态,让阳光普照互联网直播平台。对于文明高地失守、以致跌破法律底线的"网红",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追究责任,让直播平台和相关人员付出相应的代价,用严肃的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双保险确保"网红经济"的干净、有序和可持续。
规范网络直播,抑制"网红"不文明行为,不仅要守住底线,还应占领高地。网络直播作为新媒体的一部分,也是舆论宣传阵地的重要组成,不仅是守得住,还要站得高,引导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还应付诸实践。前不久渭南交警网络直播酒驾执法、各地的两会代表参政议政网络直播、中国文明网推出的"我走你的长征路——听80后讲长征路上的故事"等都是阳光直播的典范,不仅影子正,而且吸粉无数,证明了直播真性情更能打动人,善用直播,方能让生活充满正能量。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打动人心的正能量多了,能够引领价值的阳光"网红"多了,各类暗黑而低俗的内容自然就会失去市场。
今后,"网红"们要红下去不妨多多展示一下其与众不同的坚强、与众不同的善良、与众不同的智慧、与众不同的文明,如果要出其不意,那么请让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如此产生的化学反应才能引爆人们的眼球。(张梓建)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01生态文明建设要善着墨更要巧留白
- 2016-09-01生态文明建设要实施良法善治
- 2016-09-01“礼让斑马线”让城市文明变得柔软
- 2016-09-01让微信助力文明创建
- 2016-09-01永安市夯实文明社区创建基础 提升居民幸福感
- 2016-09-01三明: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 提升三明文明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