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中央红军的后勤保障基地,福建人民的无私支援铸就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坚强后盾
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下,福建苏区倾尽一切力量支援前线,支援红军。福建为中央红军补充了最大的兵源,为战略大转移提供了根本的人力保证。聂荣臻曾说:“中央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向红军输送了大批优秀儿女,红军战士大多来自江西和福建。”1934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提出开展“红五月突击扩红运动”,扩大红军5万人。福建省和闽赣省掀起了“猛烈地扩大红军”的热潮。出现了父母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相参军的动人情景,涌现出许许多多扩红模范县、区、乡。到6月底止,福建省参军人数达到7160多人,闽赣省达1300多人。长汀县荣获 “红色五一扩大红军的模范长汀县”奖旗。9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又发出《关于九月间动员三万新战士上前线的通知》。至长征前夕的9月26日,宁化县又有200多人参加红军,长汀县再次超额完成计划,送到补充团的新战士多达1292人。温坊战斗后,福建军区从长汀、上杭动员2000多人参军补充红九军团的兵力;松毛岭战斗中又动员1600多人补充红九军团。苏区各县不断有地方红军营、团和师以及赤卫队等编入中央工农红军建制,成为主力红军的重要来源。连年战争,连续扩红,青壮年几乎全部上了前线。至长征以前,中央苏区红军家属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上杭等区乡甚至占2/3。参加长征的福建子弟兵近3万人,占参加长征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总人数的1/3多。福建子弟兵几乎遍及长征的红军各部,比较集中的整团、整师的有红五军团的三十四师6000余人,由原闽西红军第八、九、十师组成;红九军团的第二十二师2000余人,由原闽西红十二军三十五师改编;还有红一军团的第一师第三团和第二师的第五、六团等。
福建人民倾其所有提供粮食等大量军需品。1934年6月,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要求“紧急动员24万担粮食供给红军”。在粮食供给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各县群众采取征发、借谷、开展节约运动等办法收集粮食。至7月中旬,福建省收集粮食7500担,闽赣省收集7100多担,其中长汀县和兆征县超额完成计划。7月22日,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在今年秋收中借谷60万担及征收土地税的决定》,再次开始了收集粮食的突击工作。至9月初,福建省长汀县完成30954担,兆征县完成20504担,汀东县完成16259担,上杭县完成5241担,新泉县完成3010担,全部超额完成计划,为红军长征供应了十多万担军粮,全省共超额完成1万多担粮食。苏区人民不仅超额完成借谷计划,还出现了将借谷变成捐谷的运动。在筹粮的同时,福建苏区人民积极筹款筹物,加紧军工生产,捐献衣服被单,编织草鞋、斗笠等,组织大量物力、财力满足红军需要。在“目前革命战争到了决定胜负的紧急关头,前线上军需品的需要万分迫切”的紧要关头,福建苏区人民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仅在1934年6月15日至22日的8天中,就收集了铜1600公斤、锡200多公斤、铁700多斤,还有子弹壳90多公斤。在筹款方面,长汀县在五六月间共筹款7000余元,兆征县在7月份一个月筹款达1.7万余元。长汀县的赤男区一次就向红军部队送去1700多双草鞋。长汀红军斗笠厂1934年8月的产量超过了20万顶;中央被服厂长汀第三分厂的工人们,于1934年5月以后天天加班生产军用被服。广大妇女也不甘落后,许多闽西妇女将闽西暴动以来剪掉发髻后闲置在家中的金银首饰卖掉购买公债,有的捐出自己陪嫁的耳环、手镯,把到期的公债票、借谷票无偿退还政府。在出发长征时,战士们都感激地说:“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凝聚着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8-2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
- 2016-08-22从“奖牌变化”来看奥运竞技文明之美
- 2016-08-22文物创意IP让文明流动指间
- 2016-08-22文明旅游要从严“治景去污”
- 2016-08-22礼俗文化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推手
- 2016-08-22建宁积极开展文明交通系列活动 引领文明出行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