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山庙位于福州晋安区岳峰镇康山顶。尽管历尽劫难尚待修复,但它一直以宏伟的殿宇、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和民间信仰的渊源,吸引着海内外的善男信女。1998年,福州晋安区政府公布该庙为文物保护单位。
弥足珍贵的史迹
康山建庙始于汉代,是为纪念古闽越国五位为民捐躯的武将。明《闽都记》载:“汉闽越时,有大鳝在蟠溪为害众民。郢之三子,人称白马三郎来此射鳝除恶,被鳝尾所缠,人马俱殁。随行保驾的十八部将也殉难。”其中五位部将的尸体漂至康山下河边,就地厚葬。乡人集资建庙祭祀五位为民除害的英雄。清工部尚书、国史馆总编廖鸿荃撰写《康山帅庙序》表述:“榕城之东有康山庙焉,中奉五帅,其一柳曦,次何懋森,次王宸、邓芝星、陈万清。相传五人为汉闽越臣。”他们随郢王三子白马王为民除害,壮烈捐躯。文章写道:“乡人素受其福,以严关所限,仿汉原庙之意于里东草创其所。”因地处福州东关,防务的严格限制不宜大兴土木。一向受庙神护佑的乡人,便仿照汉代该庙的原貌略加修复。至今康山庙台面上雕刻着一只巨型水生物的头颅,为传说中鳝鱼精头。
康山古庙几经历代修复仍保留至今的文物,反映了古闽越人民与自然界斗争艰难创业的史实。
千年史事古庙出
康山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山的得名,就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宋代自淳熙二年(1175年)至庆元六年(1200年),发生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集团和反道学派激烈的政治斗争,几起几落。1188年,朱熹被免官出朝。他带着忧郁的心情游历八闽。当时,福州东郊的东禅寺是榕城市郊四 上游逆匪不靖,常护我军屡昭感应,是以王庆两制军各献匾额,所属有司春秋至祭。”
光绪年间重修康山庙,也是由兵营全力修建。至今庙宇石柱仍有兵营修庙的题刻。
左宗棠两度出任闽浙总督,主办船政。1884年马江战败后,为防法国侵略者卷土重来,清廷特命左宗棠赴闽督办军务。他亲赴康山庙祭祀战神。法国军舰窜入马祖澳,再次来犯。左宗棠亲临闽江口指挥炮战,驱走侵略者后,他又到康山庙题匾谢恩。
镇闽将军兼闽浙总督古尼鲁布,海军耆宿、民国初的福建省长萨镇冰和海军部长陈绍宽,政要陈培琨等都先后到过康山庙题字赠匾祭神。
台海信众谒祖地
康山周边区域旧称易俗里。自古就是著名旅游胜地。五代闽国时,这里寺庙林立。有三昧院、宝月院、东报国院、东林院、浦华严院、多宝院、东岳庙。康山东南侧,宋代时是“东禅寺”,康山是其景点之一,筑有“秉兰堂”。每年三月三,榕城的骚客文人多在此聚会。宋熙宁二年,福州郡守程师孟吟诗,描写当时如诗似画的风光:“出城林径起巷烟,白马遗踪俗尚传。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百年骚客来闲寺,三月游人作乐天。更爱堂前迎太守,路头先坠碧云鞭。”
古代康山庙溪流环抱,绿树成阴,百鸟栖息,游客如云。如今虽荒草萋萋,但仍有老树护庙,环境清幽。东郊林立的寺庙多已毁灭,惟康山古庙硕果仅存,尤应珍惜保护。
康山古庙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光绪年间,迄今仍保存宏大的筑构。庙宇殿堂分为前、中、后三进:一进为戏台、看台、廊道;二、三进为殿堂宫苑,中间有天井。共有九座殿宇,十几根高大石柱刻有不少名人题写的楹联。庙墙还残存栩栩如生的人物壁画。台面保存古代巨形凶猛的水生物雕刻。古庙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在福州庙宇中实属少见。
连横的《台湾通史》,记述台南五福大帝庙:“庙在镇署之右,为福州人所建,武营中尤崇奉之,似为五通矣。”福州人到台湾后所建的庙宇,为武营崇奉又具泰山庙特色,应与福州康山庙有同一民间信仰的渊源关系。
1989年以来,台湾台南保安宫多次到福州康山庙谒祖朝圣。不少海外侨胞也前来朝拜。
悲壮故事泣鬼神
在历史的长卷中,康山庙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悲壮故事。
明代,倭寇屡犯我东南沿海。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倭寇突然乘船南下进犯福州。当时福州毫无戒备。倭寇烧杀抢掠极为嚣张。史载,福州“四郊被焚,火照城中,死者枕藉”无数,他们占据康山庙为营,“日暮酒酣”。当时,康山下林、陈两家正在举行婚礼。倭寇闯入杀戮乡民,夺走新娘陈梅仙。新郎林桂香奋力反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擒。敌酋把两人押往柴火堆前,以火焚新郎相要挟,胁迫新娘顺从。陈梅仙宁死不屈,猛然扑向夫君。双双蹈火,壮烈殉情。乡亲为纪念他们,把康山西麓两条街命名为“桂香街”和“梅仙街”。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倭寇第四次进犯福州,遭到福州军民迎头痛击。东郊康山下的街市成了战场。士兵江依冰高举军旗,冲锋在前,杀入敌阵,激战中脖颈挨了倭寇一刀。他搭拉着血肉模糊的头颅,挥起旗杆上的尖矛刺向敌人。他的凛然英姿吓破敌胆,激励战友勇往直前,杀得敌人丢盔弃甲,落花流水而逃。江依冰倒下了。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条血战的街命名为“搭头街”,后人叫成塔头街。
戚继光率军入闽全歼倭寇后,为追悼阵亡的将士和死难的同胞,他下文全省要求在各地的泰山庙设道场超度亡灵。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八月,戚继光特意选择康山庙,在这里设立道场超度英灵。
历代崇奉的战神
康山是拱卫古代福州东大门的屏障,是兵家必夺之地。康山庙又供奉汉闽越五大帅。于是,它就成为历代军营崇奉的战神之庙。
自戚继光在此祭悼抗倭将士后,历代有战事,兵营将士多到此祭帅神,祈求护佑。清代工部尚书廖鸿荃咸丰年撰写的《康山帅庙序》记述:“本朝受命以来,灵迹最著,故营士立庙祀之。咸丰中
大禅寺之一,朱熹隐居此地。一次他路过小村,见到两只狗相对狂吠:两犬争言是上“狱”,不祥之兆!他急步直上东禅寺西南小山坡“秉兰堂”,舒缓紧张的心情。友人请朱熹题字。朱熹有感而发,疾笔书写个“康”字,以祈求安康,避凶趋吉。从此,这座小山冈即名为康山。
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当时,反道学派上书朝廷,提出“请斩朱熹,以绝伪学”的口号。史载,1195年朱熹拟写奏书反击对立派,又怕惹祸,找卜卦专家算卦,得了个凶卦,吓得慌忙烧掉奏稿。朱熹在康山隐居时还留下了诗作:“葱补丹田麦补脾,葱汤麦饭两相宜。莫道此中无厚味,前村尚有未炊时。”此诗是他在康山脚下农夫家做客,饭后有感而作,表达他对农民疾苦的关切,也流露出他远避政治斗争漩涡安常处顺的心境。
宋明两代,康山帅庙受到朝廷的褒奖封敕。南宋末年,端宗皇帝南下福州,亲赴康山庙求神护驾。敕封五大元帅为“英毅忠烈”,褒加王爵。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赐康山帅庙五大元帅御匾:“护国振威”,褒奖五帅“护国佑民,有协朕心”。
南宋灭亡后,皇族宗室、金紫光禄大夫赵宾的孙子赵时畴避居康山。他善医道,积极为民众治病,深得乡人的爱戴和尊敬,元代泰定年间(1324 1327年)逝世。传说他是在大树下羽化成仙。乡人立庙祀之,名为康山灵树庙。
建于五代闽国的东岳庙宋代改成“元妙观”。该庙里供奉五代闽国的神灵、武将因此迁移到康山庙。从此,康山庙又名泰山庙。林枫《榕城考古略》记载康山灵树庙俗称“泰山庙”,即缘于此。
明代崇祯年间,康山庙将帅庙、灵树庙、泰山庙三者合一,并按照泰山帝君五百年一任的规矩,任满换届,将灵树王赵时畴作为东岳大帝供奉。同时还供奉临水夫人陈靖姑、欧阳公主、五帅夫人的神位。庙堂台面镌刻一枚硕大印文:“全闽平安”,表明该庙庙神护佑全省。一庙多神,形成康山古庙的特色。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24“海沧模式”志愿服务获中央文明办高度评价
- 2016-05-24上杭:完善垃圾治理机制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助力文明县城创建
- 2016-05-24让“农民工更有尊严”是城市应有的文明
- 2016-05-24三明市“三新”并举 营造浓厚文明创建宣传氛围
- 2016-05-24永安市贡川中心小学举行传承文明硬笔书法赛
- 2016-05-24省委文明办印发《关于公布参评第十三届(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