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宋代科举制与其后各时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地域名额的限定,完全按才能录取。因此,宋代所录取的进士里,其籍贯的分布很不平衡,文化发达的区域进士较多,文化落后的区域进士较少。这一制度是与元明清三代不同的。元明清三代为了保持政权的代表性,其进士名额分配给各省,因此,不管该地的人才有多少,进士数量都是额定的。这一制度保证了进士的代表性,但从人才的选拔来说,其遗憾之处是不能将最优秀人才全部选拔出来。也不利于文化发达省份的人才选拔。
由于宋代完全看才能录取进士,给福建这类文化发达的省份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南宋时,人们将福建出秀才”看作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整个宋代,福建产生了五六千名进士。关于宋代福建进士的统计数字,学者统计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5000多人,有的是7000多人,这主要是材料来源的问题。早期的《八闽通志》在编纂时,还有许多地区的县志尚未修成,个别漏载是有可能的,所以,《八闽通志》收录的宋代福建进士偏少,以《八闽通志》为来源统计,其总数为5000余人;不过,后出的清代县志又收录了许多家谱与族谱的材料,所以,以此为据的《福建通志》所收录宋代福建进士的数量越来越多。以民国《福建通志》来说,其总数达7000多人。实际上,以明清两代的科举志作一对校,其中多有冒充者一。一般地说,出自《福建通志》之前、《八闽通志》之后的《闽大记》较如实地反映了宋代福建进士的数量,其总数为5900多人。约为宋代进士总数的1 /60其中有多人考中状元,最为著名的是永福县省里三状元”,一时传为佳话。
福建的莆田县、晋江县、建瓯县,在宋代都有近千名进士。科举事业的发达,使福建有许多人进入宋代的官僚机构,从北宋到南宋,身任宰相的闽人达50位。其中章得象、曾公亮、章享、蔡确、李纲、陈俊卿、留正等人都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很有影响。历宋元明清四代,闽人在政治枢要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唯有宋代。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24“海沧模式”志愿服务获中央文明办高度评价
- 2016-05-24上杭:完善垃圾治理机制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助力文明县城创建
- 2016-05-24让“农民工更有尊严”是城市应有的文明
- 2016-05-24三明市“三新”并举 营造浓厚文明创建宣传氛围
- 2016-05-24永安市贡川中心小学举行传承文明硬笔书法赛
- 2016-05-24省委文明办印发《关于公布参评第十三届(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