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网校> 中华礼仪 > 正文
御筵上的规矩
http://wmf.fjsen.com 2016-04-13 14:56:14 王仁湘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人生而守礼,礼是社会行为规范。《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揭示了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的道理。在社会化的饮食活动中,食礼逐渐形成,食礼在祭祀鬼神的活动中显得庄严肃穆,在君臣老少的饮宴中显得井井有条。最严谨的食礼往往出现在御筵上,与宴者要遵守很多的规矩。在古代宫廷筵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的朝代帝王还曾专门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

汉代初年的一次礼制改革,主要便是围绕宴礼进行的。刘邦即位后,群臣饮酒争功,喝醉了就大呼小叫,甚至拔剑生事,他这个皇帝当得很不踏实。于是叔孙通请制为礼法,“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要让皇帝的威严得到充分体现。叔孙通为儒者,本为秦时博士,后来归降刘邦,仍然做他的博士。他所创制的一套诸侯王及大臣朝见皇帝的礼法,在君与臣之间划出一条明显的界线,由此形成的君臣观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叔孙通礼法的具体内容是:皇帝坐北高高在上,文官丞相排列殿东,而列侯诸将排列殿西,两相对面,文武百官“莫不振恐肃敬”。饮酒有酒法,陪侍皇帝饮酒的人,“坐殿上皆伏仰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在一旁还有专事纠察的御史,发现有不按礼仪行动的人,马上要撵出宴会场所。如此一来,“竞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乐得刘邦连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他当即提升叔孙通为太常,并“赐金五百斤”,以示褒奖。

受过朝廷筵宴这种严肃气氛感染的朝臣,有时甚至还把这谨严的朝仪带到家庭生活中。汉代上大夫石奋,年老退休在家,遇到皇帝“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如在上前。”在家里享用皇上的赐食,就像在皇上面前一样,恭恭敬敬,不敢造次。像石奋这样谨守礼法的朝臣,可能还有不少,而相反者亦不在少数,害得皇帝们也有寝食不安的时候,有时免不了亲自过问一下。例如《宋史·礼志十九》便提到,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曾令有司“申举十五条”,对朝官上朝失礼行为进行了批评,其中就提及“廊下食行坐失仪”之事,并声明对再犯者要进行严厉惩处:那些吃朝廷免费午餐的官员如果太放肆,就要罚扣薪俸一个月,如果经过提醒还不改正,还有降职的可能。当然,朝中散漫现象不会因一两次整肃而完全消失,还得三令五申,不断敲警钟。所以十多年后,宋真宗亲自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不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规定正式的宴会,令御史台预定位次,与宴者不得喧哗,还要派专人在宴会上巡视。在朝中参加一次宴会,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下饮酒吃肉,确实很不自在。这时的礼与法已等同起来,不遵礼即是违法,谁都会知道还是谨慎为妙。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见古代的一般情形。如“诸宴通例”提到,明代朝中在宴会之先,礼部通知各衙门开具与宴官员职名,画好座次图悬挂在长安门示众。开宴时还要写职衔姓名,贴注席桌上。一般官员要等待大臣就座后,方许依次照名就席,不得预先入座。

我们现在的大型宴会,则是在请柬上注明应邀者的姓名和席位号码,简单明了。与宴者只要按照席号入座,一般是不会发生差错的。(王仁湘)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4-13城厢区校园“文明之花”传递社会正能量
  • 2016-04-13省委文明办赴惠安县调研家风家训工作
  • 2016-04-12清明祭扫也要尊重文明  平潭:清明时节志愿者在行动
  • 2016-04-12【文明网评】莫让“春日游”成了“春日忧”
  • 2016-04-12善用“好声音”提升文明注意力
  • 2016-04-12面对文明 勿要任性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