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道德建设> 家风家训 > 正文
建宁上坪:“廉孝”家训代代传
http://wmf.fjsen.com 2016-04-07 08:50:4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家风传承千年不断

  上坪村,历史上曾名“大龙井”“楚下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末年。根据族谱记载,自上坪始迁祖杨感遁于五代十国时期携儿孙由福州定村肇基以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上坪作为闽赣两省的重要驿站,曾是两省文人墨客、商贾小贩的云集之地。

  2007年,上坪村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上坪村聚居的都是杨氏族人,始祖杨感遁为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村里有一所杨氏学堂,名为“四知堂”,源于杨震的一个故事。杨震在荆州为官时,发现秀才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其为昌邑县令。在他去上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县,王密前去拜会杨震,并送上黄金十斤。杨震婉言拒绝,可是王密还坚持说:“在夜间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顿时满脸通红。

  此后,他的“四知”故事广为流传,杨氏后人在上坪创办学堂,故名为“四知堂”。

  关于上坪杨氏之孝,也多有传承。在杨氏家庙正堂四壁之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大门上书“爱亲”“敬长”与之相应,上坪杨氏因为良好的“孝”之家风而闻名十里八乡。

  民国版《建宁县志》记载:“杨信篷,上坪人,幼丧父,事母孝,母出去起居必亲随其后,如是者数十年。母病尝粪。母殁,停柩于堂,即宿柩前数十夜。葬后庐墓三年。”又载:“杨德元,少丧父,兄弟五人皆幼稚,事母极诚敬,数十年如一日。母病,汤药必亲奉。友爱诸弟,延邑中名宿教育成才。初受遗产甚薄,后贸易豫章,获数千金,分与诸弟,而已无私焉。”

  因子女之孝,上坪村老人大多长寿。建于清道光六年的五代同堂牌坊,就反映了一个家庭长寿老人带来的荣耀。据记载,监生儒林郎杨宽卫的妻子宋氏嫁到杨家后,贤淑稳重,子女教育得知书达理,在她81岁高龄时,经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奏请,道光皇帝恩准奉旨建造上书“七叶衍祥”的牌坊。

  这些千百年来相传的故事,正是上坪杨氏家风家训的最好诠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3-31福建“最美家庭讲好家训”首场巡讲在漳州举行
  • 2016-03-31蔡襄写家训 忠孝后人传
  • 2016-03-29闽西优秀族规家训、村规民约精选《文明家风》一书出版
  • 2016-03-29朱子传家训 和谐美名扬
  • 2016-03-28用“好家风家训”做实“善德文章”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