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哥安妹斗阵行”已经成为金安社区一个志愿服务品牌。施辰静 摄
金安社区“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施辰静 摄
东南网3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廖)今年的“3·5”学雷锋纪念日,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格外热闹。百余名志愿者共同亮相,形式各异的志愿服务活动穿插其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金安社区的志愿者们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庆祝着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作为厦门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金安社区设立的时间并不长,近七年的时间里,社区敢闯敢试,在全省率先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试点探索并结出累累硕果。以志愿者为特色,金安社区显然已成为厦门乃至全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样本”,在全国宣传推选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金安社区作为厦门市唯一一个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也让志愿服务的“金安模式”领跑全国。
深究荣誉背后,金安社区通过开展“快乐365”“金哥安妹斗阵行”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活动,挖掘身边的好人、能人,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作用,探索出一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志愿服务“金安模式”。
制度化人人都是志愿者
“头锅饺子,二锅面。在我们北方老家,第一锅饺子都要给家里的老人。”今年大年初一,金安社区的居民陈丽英就端着热腾腾的饺子,带上老公和女儿女婿到独居的蔡阿姨家陪她过年。
这是陈丽英作为志愿者与蔡阿姨结对帮扶的第三个年头。从2010年入住金安社区开始,陈丽英已经坚持做了6年的社区志愿者。在她看来,志愿服务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结对帮扶,她还参加了社区的文明督导队,并且定期到社区图书馆提供志愿服务。
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林雷也是金安社区志愿者的代表之一。从2009年住进社区起,他就成了一名专职义工,社区的大小事,只要小区邻居们有求,他都力所能及地主动给予别人帮助和关爱;53岁的环卫工郑金星以前可自称“刺头”,后来在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引导和感染下,渐渐融入社区,成为社区平安护园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在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志愿者”似乎是全体居民共同的名字,社区2.23万多名居民中,注册志愿者就有2453名,大约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注册志愿者。
2013年7月,金安社区成立了一支由低保户组成的新阳光志愿者服务队。金安社区党总支书记吴丽敏介绍说,在金安社区的1500多户居民中,低保户就有100多户,占了社区的百分之十左右,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也需要让他们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和治理中,真正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
作为厦门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立足社区低收入人群多、社区配套不完善等现状,金安社区将突破口放到了探索志愿服务上,希望通过志愿者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社区服务。2013年,金安社区率先开展志愿服务制度化试点,经过近一年的反复打磨,总结出了注册登记、志愿者培训、需求对接、服务记录等八项制度,并率先提出按照“八步”服务流程规范志愿服务,系统完整地总结出一整套志愿服务制度化体制机制。
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和“快乐365”志愿服务的基础上,金安社区还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打造了“金哥安妹斗阵行”志愿服务品牌,倡导社区男女老少都来当志愿者。“金哥安妹斗阵行”行在“结对帮扶我先行、文明督导我先行、平安护园我先行、文化引领我先行、传递正气我先行”等五个方面,设立志愿者体验日,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
专业化博采众长显身手
“吴书记,小孩撞伤老人的问题已经调解好了!赔偿金余款提前付清了,老人家属很满意。”2月4日,顺利完成了一起持续三个多月的调解后,社区志愿者吴秀丹给社区书记吴丽敏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年近六旬的吴秀丹是居住在金安社区的退休法官,退休后,热心的吴阿姨主动参加了社区的志愿服务。发挥吴阿姨的特长,社区专门为其开设了“秀丹法官服务点”,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等服务。
将志愿者中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从普通志愿者中筛选出来,把专业需求做精做细是金安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的一大体现。
熟悉金安社区的人对于党员志愿者张华娟一定不会陌生。作为连任七年的社区第一居民党支部书记,张华娟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在各项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出生广播世家的张华娟还是社区的文化宣讲员,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加上热情开朗的个性,张华娟总能把社区里的好人好事,最为生动形象地讲述给参观者。
为了使志愿服务做到“群众所需、服务所有”,金安社区率先摸索出了志愿服务专业化整套制度流程,并归纳成查、筛、分、建、培、用、评等“七字法”。除了筛选志愿者,发挥他们的特长外,社区还定期邀请专业导师、社工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规范提升志愿服务队伍。同时,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12371”工程为契机,社区还建设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金哥安妹法律驿站”,法律驿站下设“秀丹法官服务点、雷哥维权援助点、社区调解服务点”三个服务点。整合社区退休法官、社区律师等资源,挖掘具有法律、调解等方面特长和经验的在职党员志愿者33名,采取轮班及预约的方式,便捷、贴心地为居民提供司法援助、纠纷调处、法律咨询、法规讲座等服务。
精准化贴心服务促和谐
对于社区居民郑秀珍来说,每个周末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社区的亲子教育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母女俩最为开心的互动活动之一了。通过亲子教育志愿服务,她们不仅有了更多互相陪伴的时间,而且手工义卖的志愿服务形式也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有益的帮助。
“我们多数的志愿服务都将注意力放在成人身上,其实针对孩子的志愿服务也有很大的需求,并且可能成为凝结更多志愿服务力量的纽带。”吴丽敏介绍说,针对社区志愿服务“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现象,社区正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精准化建设,使志愿服务“点对面”的服务模式变成“定人”“定点”“定项”的“三定”服务。
求新求变一直是金安社区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向前的关键所在。社区干部坚持走到群众中去,从居民的需求和呼声中开拓思路,找准方向。除了亲子教育志愿服务外,目前,社区正考虑从服务社区的自闭症儿童出发,与专业机构对接,培训社区志愿者,为自闭症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形式多了,但什么才是居民最迫切的服务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在社区书记吴丽敏看来,“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荣誉将是金安社区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又一个起点,而如何将志愿服务做深做透,精准化是一条必然之路。为此,金安社区在全面摸查社区志愿服务需求基础上,把志愿者的专项技能和社区居民的特定需求结合起来,实行“按块包干”解决具有同种专业技能志愿者“有力无处使”的矛盾;有日常专业志愿服务需求的居民,可与专业志愿者建立“一对一”的“定人”服务,解决志愿者专业技能“空转”的问题;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采用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微信预约等专业志愿服务预约方式,解决了志愿服务“远在天边”的问题。 (廖廖)
短评>>>
金安模式,关键在“获得感”
走进金山街道金安社区,你会不自觉地被这个年轻社区散发出来的温度所感染。以“金”字命名,金安传承了金山街道一贯的作风,扎实、创新、立足民生。在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方文群看来,万丈高楼平地起,金安模式的成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背后是数十名社区工作者和2000多名志愿者真心实意的付出,更是金安社区践行“增强居民获得感”的生动体现。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方文群感慨地说,在多年工作实践中,他们发现,只有立足民生,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社区工作才算是做到位,才能获得居民的认可。
作为一个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的纯保障性社区,金安要如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升社区服务?方文群在一次赴台考察学习中获得了灵感,“台湾义工的模式和它起到的作用让我印象深刻。”方文群说,结束考察后,他立即与金安社区的两位主官商议,并最终推动了这种模式在金安社区落地生根。
“社区两委班子的真情付出也感染了我。”金安社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鲁惠芳动情地说,她从搬入社区的第一天起,便主动要求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如今,带着孙女一起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了她晚年生活最充实的一部分。社区居民林小鹣自豪地告诉记者,正是社区浓厚的互助氛围,让她坚持了六年志愿服务,并且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为居民百姓服务、让邻里守望互助,正是这样的内生动力推动着金安社区的和谐发展,也成就了金安“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烫金名片。 (廖廖)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6-03-05厦门海沧飞扬志愿红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今日启动
- 2016-03-04石狮市启动2016年“邻里守望·情暖石狮”志愿服务行动
- 2016-03-04保证志愿服务效果 筹划培训很关键
- 2016-03-04柘荣县开展学雷锋“孝德”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 2016-03-04柘荣县开展学雷锋“孝德”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