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涵江区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正在检查商家建立台账等规范经营情况。
文明风1月14日讯(通讯员 朱秀花)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百姓生命健康安全,涵江区重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以“促改革、强监管、重创新、优服务、抓队伍”为着力点,以构建网格化监督平台、食品安全示范街、食药安全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弘扬“舌尖上的文明”,确保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安全。
网格化管理,消除安全监管的盲区和死角
“我们到一家饭店首先要看它是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二看实际情况有没有超出它的许可范围……”日前,涵江涵华六一西路一家菜馆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该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带着涵东街道网格化工作人员来这里现场办公,教他们如何识别食品经营许可证件和餐饮服务业是否在核准范围内经营等。这仅仅是该区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市民吃得放心健康,该区将食品安全纳入全区网格化管理综合服务居民体系,在全市率先建立网格化食药品监督平台,进一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权运行、广覆盖,营造“全员参与、网格管理、共同监督、社会共治”的良好环境,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依托现有的社会综治网格化系统,该区网格化食药品监督平台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的建设,通过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等方式,将网格内的人、情、地、事、物、组织等一并纳入网格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有效消除监管死角和盲区。为确保网格化监管运行有力,该区建立共建协作机制,定期召开例会,互通有关信息等机制,将共建目标、任务和责任列入工作内容进行考核,提升共建协作成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图为涵江区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正在解说公示栏内容,帮助提高企业和公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相关知识知晓率。
安全示范街,用“良心”食品让市民吃得放心
1月14日,笔者在涵江区涵东街道六一路“食品安全示范街”的启动现场见到,这里的商家墙壁上都增添了整齐醒目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接受群众监督,数十家商户都郑重承诺,宣誓做好“舌尖上的美味、食品中的良心”,让市民吃得放心、舒心。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证餐饮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食品安全,涵江区文明办、食药监督局共同行动,在主城区的六一路、新涵大街2条街道先行启动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活动,引导、创建78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该区还将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单位工作纳入各地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示范期间将不定期检查督查,对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
以此创建为契机,预计今年底该区将在辖区12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778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在全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全业态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群体,更好发挥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保卫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我们发现这里有一家食杂店正在销售过期奶粉,请速来核查。”近日,涵江区白沙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林朝豪还未走进办公室,就收到庄边村协管员发来的线索短信,半个小时后,他与另一名执法人员赶到现场,立即就对这家食杂店进行核实,立案并查扣了这批过期奶粉。这是该区健全安全协管网络、推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统筹城乡食品药品监管,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该区印发出台《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意见》,以推进城市与农村地区食品药品安全同标准、监管同要求、监测全覆盖、服务均等化为方向,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构建覆盖城乡、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食品药品安全公共服务体系。
据悉,该区通过在辖区14个乡镇、街道、管委会、199个村居聘任181名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推行协管员和信息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网络,开创了城乡监管均衡发展、城乡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食品药品安全新格局。
此外,该区还在全区范围内聘任20名打假志愿者,组建食品药品打假志愿服务队,直接参与打击本区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四品一械)的制假、售假行为及其违法广告宣传行为,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保障城乡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涵江区委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