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训中的“端行仪”。
福州新闻网12月1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邱泉盛 通讯员 林颖李硕文/摄)马尾亭江镇亭头村内有座“杨氏宗祠”,宗祠大厅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四知堂。为什么叫四知堂?日前,记者探访杨氏宗祠,杨氏族人讲述了杨氏传世族谱从香港“回归”亭江的故事,以及四知堂得名的缘由。
“四知”成为千古美谈
本月初,马尾亭江镇亭头村81岁的杨璧祥老人带着记者来到“杨氏宗祠”。
拐过弯弯的小巷,一抬眼,古典的祠堂静静地端坐在那儿。我们刚坐定,杨璧祥老人从阁楼里捧出了一本族谱,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杨氏始祖源自陕西,明代时迁入福建,在亭江镇英屿村落脚。迁入时仅有杨家三兄弟,杨家大哥杨天祚膝下6个儿子,繁衍出了子孙72人。杨家人一路从英屿村往北迁,最后扎根在美丽富饶的亭头村。
三兄弟起初以务农为生,后来发展商业。杨氏家族逐渐庞大。今天,他们已经是亭江镇人口最多的姓氏。
正聊着,记者抬头看到了杨氏的堂号——四知堂。为什么叫四知堂?老杨讲述了一个典故。
四知堂得名于东汉太守杨震“夜拒贿金”的典故。杨震是东汉人,满腹经纶,时称“关西孔子”。五十岁被大将军邓骘征为“茂才”,后升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他到东莱赴任路过昌邑,时任昌邑县令王密在夜间怀揣金10斤送给杨震,被他坚拒。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知者。”杨震勃然大怒,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杨震做官不置家产,让子孙们也“蔬食步行”,形成了公廉俭朴的家风。“四知”乃成为千古美谈,其后人也以此为堂号。
杨氏祖先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古训,“家范十二章”也被后世族人奉为经典。杨璧祥翻开族谱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家训。
杨家的12条家训具体为:重宗本、明人伦、睦宗亲、正名分、训男子、慎婚姻、重内德、表贤女、肃家政、端行仪、记迁移、择交友。
杨氏族人在祠堂里看族谱。
传世族谱回归亭江
杨璧祥说,如今族人们还能看到这本族谱,实属有幸。
原来,在“破四旧”的年代,族谱被“带走”,保存在大队。村民杨鸿熙的妻子林淑华当时是村里的广播员,她无意中在广播间后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丈夫家的族谱。“她很聪明,也很机灵,知道这本族谱对杨家来说是宝贝,所以她趁人不注意把族谱用旧报纸包好,当作广播材料带了出去。因为怕族谱再被带走,她从不吱声。”杨璧祥说,后来杨鸿熙和妻子一起去了香港,族谱被带到了香港。
几年前,杨璧祥问起“破四旧”时族谱被带走的事。“原本族谱就是从杨鸿熙父亲家中被带走的,我这一问,倒是让他们记起族谱的事了。夫妻俩于是将族谱从香港带回了亭江,送到了宗祠里。”杨璧祥说。
杨氏后人多数下南洋、去美国,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华侨,哪里有华侨,哪里就有一颗爱乡的心。该宗祠研究会会长杨炎祥说,族里出了许多爱国爱乡的人士。
民国参议员杨鸿禹一手创办了亭江中学,给孩子们提供了念书的机会;华侨杨鸿耀带头集资给村里修了康庄路,把埋藏在心里几十年的“康庄大道”修到了家乡……
再回首看一眼杨氏宗祠,历史的沉淀让四知堂愈发厚重。千年前,杨震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依旧在族人耳边回荡。“正直做人,清白传家”的古训依然在这群杨家人心里绵延着,传承着。
下一步,马尾区将整理宣传家风故事,让其走进道德讲堂,推进马尾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