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惠民“幸福感”油然而生
漫步江滨,你可尽情体会孩子相互嬉戏的欢乐,可以驻足观赏广场舞的魅力,亦可以慢慢品位“闽学文化”;漫步城市绿道,你可以尽情赏花观树呼吸“绿色”……“一河两岸”改造提升、修建城市绿道,市民健身休闲有了更多选择,在感受城市文明之美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群众满意,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真正变成社会环境持续改善、社会秩序持续优化、社会福祉持续提高的过程,让广大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创城’成果,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城市的美誉度。”陈里平说。
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率先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获得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率、配租配售率均居全省前列;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全市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深化“平安三明”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完善1+N警务模式和社区警务“31653”工程体系,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实施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险,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和新农合全市统筹。
“坚持政府主导,三医联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为全国的医改提供了好的样本,得到了中央和省里的高度肯定。三明市从政府管理、医药体系、医保体系、医疗体系4个方面着手,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推行药品招采、医院补偿、人事薪酬、分级诊疗等制度,经过近4年的改革,医改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初步实现“三个回归”,即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
设立“968111”海都公众服务平台,大力开展“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等为民利民服务活动,组织引导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近40个部门,将服务延伸到社区,为群众需求提供零距离服务。统筹推进造林绿化、水土保持、节能减排等工作,集中力量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等,营造更加良好的城市环境,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软硬联动、多城同创、建管结合、典型带动、重在内涵、全面提升。”三明市着力民生民心,突出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八大环境建设,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十二五”,三明人努力将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成为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更是圆了一个期待了30年的“文明梦”。(三明市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11-12黄坤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 2015-10-13永春县委书记林锦明强调精神文明创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5-09-23静悄悄的“厕所革命” 齐分享的精神文明
- 2015-09-22湖里区开展第十八届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推荐参评活动
- 2015-09-08永春县岵山镇“五亮点”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